×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到处逢人说故乡》——许石林

《到处逢人说故乡》——许石林

1星价 ¥23.9 (5.7折)
2星价¥23.9 定价¥4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0737648
  • 装帧:8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6
  • 出版时间:2023-06-01
  • 条形码:9787550737648 ; 978-7-5507-3764-8

本书特色

本书为许石林“故乡三部曲”第三部,收录了许石林近几年来的散文,从日常中的小事出发,引经据典,以古人的智慧看待今人故事,讲述陕北风土人情,弘扬传统文化。 我之所以这样不解,是因为我对自己的故乡,从来没有什么离开的感觉。我就一直生活在故乡的氛围中,就像和我的本家亲族、本村乡亲一直生活在一起,斯须未曾游离。 我从来也不理解什么叫“乡愁”。我没有乡愁。因为我从来没有离开过故乡,不知道愁什么。 我的状态常在故乡,所以,每当观察现实人与事,总会比照出自己的感受,付诸文字,便有了不间断的涉及故乡的文字。因此,给人的感觉是,到处逢人说故乡。”

内容简介

本书为许石林“故乡三部曲”第三部,收录了许石林近几年来的散文,分为“故乡回首几长亭”“客心何事转凄然”“游子春来折杨柳”“浊酒一杯家万里”四个大主题,其内容涉及陕北的艺术文化、风俗礼仪、地方语言、社会评论等,向读者介绍中国传统的礼仪治理制度和自古传承的良风美俗,对现当代社会如何弘扬传统文化提出了建议。散文从日常中的小事出发,引经据典,以古人的智慧看待今人故事,语言犀利却又不失幽默诙谐。

目录

故乡回首几长亭

悼祭之词 002

日本人抄古诗 006

为什么你对非汉语的名字都高看一眼? 010

文化人才培养无捷径可走,就像别人无法替你

睡觉一样 013

“标准答案”—多么浅薄自负! 016

乡土惩罚 019

蒲城县的旧对联 023

客心何事转凄然

深圳人才公园记 030

你的可悲不只是“有病”,是“有病”还找不到“药” 032

向地方志学好好说话 036

跋朱拓《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藏秦双犬瓦当》 039

跋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朱拓《豭豚图》 041

廉政公园记 042

相隔两千多年,蒲城人两次给人类历史扳了道岔儿 044

口号与诗文 048

多少楼台烟雨中 051

关学前辈不屑于文字 054

造意无法 良苗怀新—作家许石林书中华历代

经典读书箴言展览 058

到处逢人说故乡 062

好好过日子、顺其自然地写作 066

贴钱出版家乡蒲城地方文献 作家许石林为古籍文献“延年益寿” 069

游子春来折杨柳

没有礼尚往来的端午节,什么粽子都没有灵魂 078

你知道什么是财神? 083

走亲戚 086

客胡儿 090

这话父母可以说,儿女不可以说 094

碗为什么是圆的? 097

接地气与萎靡 100

蒸年馍 105

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109

【简庐笔记】辛丑元宵节数则 116

想起我们村的锣鼓 120

“城里人”看不懂的就要改、就要废除? 124

清明风俗 128

吃花 138

挼 142

说实话,陕西人并没有李敖夸的那么可爱 146

说寿杖 151

卤泊滩曾经来过大雁 156

礼能让你“不油腻” 163

浊酒一杯家万里

谭姐 170

谒张载祠 172

“你唱老汉骂你哩” 175

给陕西戏曲音乐配器的都是什么人 178

劳则善心生 184

秦腔声色 187

吃相就是命相—为什么人越来越不注意吃相了? 191

一碗裤带面引发的陕西人之间的激烈互?? 194

乡村振兴,绝不是要培养不劳而获、好逸恶劳之人 199

你还不如说陕北就是蛮夷、不通王化哩 203

由玉米地遭水灾想起“乡土中国” 207

梁秋燕 212

李想的评论 214

秦腔为什么能激荡身心、震撼魂魄? 216

秦人说话立言该有的方式 221

京剧界越来越硬,地方戏越来越软 225

农村老太太与城市女人 228

马金凤教科书级的临场讲话 231

记得那时麦收 239

展开全部

节选

在中国人眼里,几乎无不可食之草木,只是烹饪方法简易或繁难、配料或平常或珍稀之别。看过一些古人食经,所述尽矣。但大多数只宜供人楮墨神往,不必付诸实操,因为这就像中草药,并非常识,但明白其中的道理即可。中草药类古籍所载天下草木之性, 皆可以依其性用而施诸药用,也是道理在先。 这是中国传统学问的习惯。古籍中那些文字峻洁优美、描述细致入微的草木,更多的是借草木之用讲草木之性、草木之德,应该说属于理学。 今人赏花以为平常之事,我从小便无此亲身经历,因而至今下意识中觉得赏花对我来说属于奢僭之事。因为这个意识,赏花也就可有可无。因此,看到观赏类花木,便如远观豪门夸富之游,虽羡慕但意识深处总有一根弦拦着,提醒自己这些与我本无关。与我有关即观之亲切,爱之本分的花木,便是桃杏梨枣石榴苹果这些常见的果木之花,大概因为见惯了麦苗青、菜花黄,为之自然而生平淡之心,观之不惊不乍,平淡得几乎毫不知觉的愉悦,才是我的本分。 犹如体育锻炼—翻地、锄草、挖土、拉架子车,这是我本分的劳动,至于与劳动无关的行走、奔跑,那是我羡慕却从意识深处认为自己若为之,便是非分僭奢享受的了。因此,对于观赏类花草,观赏尚且认为奢僭,从未想过吃它。它固然堪入食,但也如上成见,显然奢僭,想到吃观赏类花,犹如驱使西施搬砖、强迫杨妃挑肥,近乎淫滥了。 想想故乡可食之花,无过槐花、榆钱、南瓜花、苜蓿花等数种常见者。我见河南农村人吃桐树花,桐树花裹上面粉蒸熟调味吃,觉得很神奇,为什么我老家人没想到这可以吃? 榆树在关中已少见了,四十多年来在吾乡几乎绝迹。从前是常见的。陕北至今到处都是,长得很好。山西也常见,山西民歌唱:“榆树树开花柯枝枝多,你的心眼比俺多。”大概是关中气候稍微湿润一些,榆树因其生长慢、又易生虫,常常身上淌树液,招蚁引虫。而气温低的地方则不易生虫。小时候榆树是家乡常见树,榆树嫩叶可代桑叶养蚕,青枝可仔细扭下整皮一截,刮去皮梢,吹之有唱声,似牧笛,这两样我都玩儿过。榆钱可食,人植之以备荒。但我小时候也没有吃过榆钱做的东西,只是捋一把吃着玩儿。听老人说榆树皮救过荒。想必是真的。今天榆树既近乎绝迹,说明吾乡人已不计较粮食,否则,必使每寸土地不闲,田不轻种,木不妄植,皆有饥荒之预,或有他 用,如种皂角树以食其芽,洗涤用其果,药用其刺,至于果仁中晶亮之米,因产量不多,非特留意,则不顾。 洋槐花至今多种植,至暮春开花,可尽情攀折,不用担心损伤树木,越折它长得越疯,它简直就是用自己的花贿赂人的!洋槐,捋其未全开之花做食,食法不少,常见有拌面粉蒸熟调味,谓之麦饭。另一种是开水烫过,投凉,拧干,切碎拌入肉馅包饺子,也可以与韭菜、豆腐包素饺子,皆美!槐花晒干储存,用时再水发,掺以别菜,或荤或素包包子,其味也美。北方冬天,人自外归,热腾腾吃几个槐花包子,香极了! 南瓜开花多,择其乔花,即只开花不坐瓜之花,或不欲留之坐瓜之花,切碎与葱花同炒,可佐汤面,南方人谓之浇头。南瓜花可炒鸡蛋。南瓜花挂糊油炸,近来才听说。 我们那里都是紫花苜蓿,南方的黄花苜蓿的花,吾乡人未必敢吃。 捋苜蓿紫花一捧,洗净,于盆中加盐挼烂,以之和面,面要硬,擀得不必太薄,切拃长宽条或菱形面片,煮熟干捞,略调以盐酱椒醋葱花,一般人吃这个比平时饭量能增一倍! 枸树、核桃的絮子,即其花,据说也很好吃,我们那里少见,没有吃过。 关中人有一个脾性:尽管也很讲究吃食,但即使在生活困难时期,也将正经粮食蔬菜和野菜分得很清,不是很用心于吃野菜,也不像现在热心养生的人那样,见野菜就惊喜,大呼小叫不已。关中人也知道野菜好吃,却不把野菜当正经菜。关中人的意识中,有区分正统与非正统的自觉。比如,你说什么花好吃,即使他们接受并尝试,但也一般不会轻易用花做的东西待客。在待客上,关中人的习惯是保守,一本正经。老 派关中人家里请客吃饭,用野菜或苜蓿花面条,自己心里就过不去,好像日子过得不像样了似的。从城里到乡下做客的亲友,坚持要吃野菜做的东西,关中人家主妇无奈,遵嘱细心做了野菜,客人吃得很香,连连夸赞并道谢,但主妇们会内心隐隐地泛起一种被人格外谅解和照顾的若有若无的怅惘,她会觉得客人没有在她家正经吃饭一样。

作者简介

许石林,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杂文学会会长、深圳市烹饪协会名誉会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华吟诵学会理事、中国古琴学会专业委员会会员。 主要著作:《损品新三国》《尚食志》《文字是药做的》《饮食的隐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风明月旧襟怀》《故乡是带刺的花》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