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4059839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6
- 出版时间:2023-02-01
- 条形码:9787040598391 ; 978-7-04-059839-1
内容简介
《中医诊断学(第3版)》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王忆勤教授担任主编,由全国20余所高等中医药院校长期从事教学、临床的专家教授共同编写完成。教材内容包括诊法部分和辨证部分,在注重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医诊断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临床案例实训,突出中医诊法技能强化训练及临床辨证思维训练。《中医诊断学(第3版)》以纸质内容配合数字课程(基础版)的新形态教材形式出版。数字课程内容包括学习辅导、自测题、教学PPT、拓展资源、典型病例等,便于师生上网学习。数字课程与书中内容有机结合、相互呼应,是对纸质教材内容的重要补充和扩展,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达到中医诊断学直观、形象的教学效果。《中医诊断学(第3版)》可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学生使用,还可供从事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医师、教学和科研人员阅读参考,也是国家执业中医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参考书。
目录
绪论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二、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三、中医诊断的原则
**章 望诊
**节 全身望诊
一、望神
二、望色
三、望形
四、望态
第二节 局部望诊
一、望头面
二、望五官
三、望颈项
四、望躯体
五、望肢体
六、望皮肤
七、望下窍
第三节 望排出物
一、望排出物的原理和意义
二、望排出物的内容
第四节 舌诊
一、舌的形态结构
二、望舌的原理
三、望舌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四、正常舌象及其生理变异
五、舌诊的内容
六、舌象分析的要点及舌诊的临床意义
第二章 闻诊
**节 听声音
一、正常声音
二、病变声音
第二节 嗅气味
一、病体气味
二、分泌物、排泄物气味
三、病室气味
第三章 问诊
**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一、问诊的地位及意义
二、问诊的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一、一般情况
二、主诉
三、现病史
四、既往史
五、个人生活史
六、家族史
第三节 问现在症
一、问寒热
二、问汗
三、问疼痛
四、问头身胸腹不适
五、问饮食口味
六、问二便
七、问情绪
八、问睡眠
九、问妇女
十、问男子
十一、问小儿
第四章 切诊
**节 脉诊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二、脉诊的部位、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脉象要素及正常脉象
四、常见脉象及其临床意义
五、脉象鉴别、相兼脉和真脏脉
六、诊妇人脉与小儿脉
七、脉诊的临床意义
第二节 按诊
一、按诊的意义
二、按诊的方法
三、按诊的内容
第五章 八纲辨证
**节 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
一、表里辨证
二、寒热辨证
三、虚实辨证
四、阴阳辨证
第二节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一、证候相兼
二、证候错杂
三、证候转化
四、证候真假
第六章 病因辨证
**节 六淫、疫疠辨证
一、六淫辨证
二、疫疠辨证
第二节 情志病辨证
一、喜伤证
二、怒伤证
三、忧思伤证
四、悲伤证
五、惊恐伤证
第三节 其他病因辨证
一、劳逸伤证
二、食积证
三、虫积证
四、外伤证
……
第七章 气血津液辨证
第八章 脏腑辨证
第九章 其他辨证方法
第十章 诊断与病案
主要参考文献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二、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三、中医诊断的原则
**章 望诊
**节 全身望诊
一、望神
二、望色
三、望形
四、望态
第二节 局部望诊
一、望头面
二、望五官
三、望颈项
四、望躯体
五、望肢体
六、望皮肤
七、望下窍
第三节 望排出物
一、望排出物的原理和意义
二、望排出物的内容
第四节 舌诊
一、舌的形态结构
二、望舌的原理
三、望舌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四、正常舌象及其生理变异
五、舌诊的内容
六、舌象分析的要点及舌诊的临床意义
第二章 闻诊
**节 听声音
一、正常声音
二、病变声音
第二节 嗅气味
一、病体气味
二、分泌物、排泄物气味
三、病室气味
第三章 问诊
**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一、问诊的地位及意义
二、问诊的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一、一般情况
二、主诉
三、现病史
四、既往史
五、个人生活史
六、家族史
第三节 问现在症
一、问寒热
二、问汗
三、问疼痛
四、问头身胸腹不适
五、问饮食口味
六、问二便
七、问情绪
八、问睡眠
九、问妇女
十、问男子
十一、问小儿
第四章 切诊
**节 脉诊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二、脉诊的部位、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脉象要素及正常脉象
四、常见脉象及其临床意义
五、脉象鉴别、相兼脉和真脏脉
六、诊妇人脉与小儿脉
七、脉诊的临床意义
第二节 按诊
一、按诊的意义
二、按诊的方法
三、按诊的内容
第五章 八纲辨证
**节 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
一、表里辨证
二、寒热辨证
三、虚实辨证
四、阴阳辨证
第二节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一、证候相兼
二、证候错杂
三、证候转化
四、证候真假
第六章 病因辨证
**节 六淫、疫疠辨证
一、六淫辨证
二、疫疠辨证
第二节 情志病辨证
一、喜伤证
二、怒伤证
三、忧思伤证
四、悲伤证
五、惊恐伤证
第三节 其他病因辨证
一、劳逸伤证
二、食积证
三、虫积证
四、外伤证
……
第七章 气血津液辨证
第八章 脏腑辨证
第九章 其他辨证方法
第十章 诊断与病案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彩色图解黄帝内经
¥21.4¥68.0 -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
¥12.4¥38.0 -
家庭实用百科全书养生大系:中国土单方
¥27.2¥68.0 -
中医诊断全书
¥18.7¥59.0 -
经络穴位按摩大全:彩图版
¥19.6¥69.0 -
彩色图解黄帝内经
¥19.9¥49.8 -
神农本草经
¥21.7¥69.0 -
野外认采草药彩色图鉴
¥21.6¥45.0 -
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29.4¥49.8 -
彩色图解伤寒论
¥15.4¥45.0 -
刮痧拔罐针灸指南
¥23.3¥59.0 -
人体穴位随手查
¥20.4¥39.9 -
彩色图解金匮要略
¥14.5¥45.0 -
杏林传习十三经:黄帝八十一难经:难经本义 华佗中藏经
¥19.7¥48.0 -
甲状腺外科领域的争议
¥68.9¥168.0 -
医路向前巍子给中国人的救护指南
¥26.8¥68.0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辑)(第二版)辨症玉函 附脉诀阐微(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9.6¥15.0 -
黄帝内经鉴赏辞典(文通版)
¥9.4¥28.0 -
感悟中医-第3版
¥19.7¥48.0 -
诊疗思维实例解析
¥14.3¥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