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工业史 用电卷
1星价
¥184.8
(6.2折)
2星价¥184.8
定价¥29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87174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596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519871741 ; 978-7-5198-7174-1
本书特色
坚持“以史为据、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全面展示”的编纂原则。“以史为据”就是要以可靠的历史资料来还原史实;“实事求是”就是要根据史实形成历史观点、归纳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客观公正”就是要尊重客观历史条件,不能用今人的标准苛求历史,而要用历史辩证的态度看待历史;“全面展示”就是内容要齐全、成就要讲足、失误不回避,全面反映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脉络、发展历程及其时代背景、时代精神和人民力量。在细节处理上,要突出生产力,以生产力为主线,反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发展。对历史事件和人物侧重于记述,可加评论,但不宜多加评论。
内容简介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之际,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电力行业各单位,编纂了《中国电力工业史》。《中国电力工业史》共分《综合卷》《火力发电卷》《水力发电卷》《核能发电卷》《可再生能源发电卷》《电网与输变电卷》《配电卷》与《用电卷》八卷,以生产力为主线,采用编年体的方式,梳理和阐述了中国电力工业萌芽、成长、壮大的发展历程,记录了中国电力工作者依靠自己的勤劳智慧,克服各种艰难困苦,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不断攀登世界电力工业高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力工业发展之路;讴歌中国电力工业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锐意改革、创新发展的历程,赞美中国电力工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经验教训,探讨电力工业发展的自身规律,传承电力文化,弘扬电力精神,提升民族自信。
本卷为《用电卷》。本书始终紧扣国家命脉和电力工业发展主线,着重讲用电从无到有、从曲折发展到全面突破的历程。
目录
前言
凡例
绪论 1
一、中国电力工业肇始和电力初期应用 1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用电管理 2
三、改革开放中用电管理的转型与发展 4
四、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中用电领域的创新发展 7
五、电力市场化改革中用电领域迈向国际领先 9
六、用电领域的发展成就 11
七、用电领域发展的基本经验 13
**编 中国电力应用的初步发展(1882—1949)
**章 中国电力工业的发端与用电的开始(1882—1911) 18
**节 中国电力工业的创始 19
一、上海成为中国电力工业的诞生地 19
二、李鸿章奏准成立的北京西苑电灯公所 21
三、华侨黄秉常创办的广州电灯公司 22
四、德商等在天津竞相创办电厂 22
五、清政府修建旅顺大石船坞电灯厂 24
六、浙江有识之士筹资创办电灯公司 24
七、台湾巡抚刘铭传创立台北兴市公司 25
八、英国商人在香港设立电灯公司 26
九、葡萄牙商人在澳门创办电灯公司 26
十、石龙坝水电站为云南省用电之始 26
第二节 公用电业的兴办 27
一、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对外供电营业 27
二、芜湖明远电灯公司供市区照明用电 28
三、吉林宝华电灯公司向市区供电 28
四、汉口既济水电公司对外经营电灯业务 29
五、太原电灯公司向外提供照明用电 29
六、振兴、耀明电灯公司向苏州、无锡提供照明用电 30
七、福州耀华电灯公司向城内提供照明用电 31
第三节 电力的初期应用 31
一、河南黄河大堤的施工照明用电 31
二、天津、山东军事基础设施的用电 32
三、湖北、江苏、甘肃、新疆的纺织皮革厂用电 32
四、河北、湖南、江西矿业的用电 34
五、广西北海普仁医院的照明用电 34
六、安徽、重庆、四川造币厂的用电 35
七、俄国商人在内蒙古胪滨开办电灯厂用于公共事业 35
八、俄国在哈尔滨建设发电厂供动力和照明用电 35
九、日本在南满铁路沿线设立电厂供照明用电 36
十、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有轨电车的用电 36
十一、电能计量的首次出现 37
第四节 电力营业章程的雏形 38
一、光绪皇帝批准的公司章程 38
二、早期各地自订的营业章程 39
三、镇江大照电灯公司获**批清政府电力营业执照 39
四、早期的电力业务合约 40
五、《大清新刑律》中的窃电处罚规制 40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电力供应与用电管理(1911—1949) 41
**节 民国时期的电业管理 42
一、电气事业管理机构的逐步健全 42
二、南京国民党政府统制电力工业的三种方式 44
三、早期的供电营业机构 45
四、业务扩充与营业费用 46
五、包灯制与表灯制的电费计收 50
六、上海、河北等地实施的阶梯电价和特殊优惠电价 51
七、浙江、湖北实行委托银行代收电费 52
第二节 电业法规与政策的出台 52
一、北洋政府颁布《电气事业取缔条例》 53
二、南京国民党政府颁布《民营公用事业监督条例》 53
三、南京国民党政府颁布《电气事业条例》 54
四、南京国民党政府颁布《电业法》 55
五、电压、周波等技术标准的统一 55
六、《电力装置规则》等一系列工程技术法规的公布 57
七、处理窃电规则的出台 58
八、《电气事业电度表校验规则》的出台 60
第三节 农村用电的起步 61
一、农村集镇办电的兴起 62
二、戚墅堰电厂开创农村电力排灌的先河 63
三、苏州电气公司的供电向农村延伸 64
第四节 电力供应的曲折发展 65
一、海南岛及西南、西北5 省陆续开始用电 66
二、抗战时期大后方的电力建设与应用 67
三、解放区的电厂建设与用电 69
四、电器设备制造业的初步发展 72
第二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期的用电管理(1949—1978)
第三章 三年恢复期和“一五”时期的供用电任务(1949—1957) 80
**节 三年恢复时期的电力管理体制 81
一、恢复时期电力工业的任务 81
二、燃料工业部的设立及其对电力工业的管理 83
三、各大区电业管理(总)局的设立 84
第二节 供用电管理的基本方针和任务 85
一、**次全国供用电会议的召开 86
二、供电营业机构的设立 87
三、新中国**部《供用电暂行规则》 90
四、用电营业制度的初步建立 91
五、统一调度发挥*大的供应能力 94
六、电气测量仪表的技术管理 95
七、全电会议提出全心全意的为用户服务 96
八、全国农业发展纲要首次提出“农村电气化” 97
第三节 全国统一电价制度的初步建立 98
一、电价管理权限的逐步集中 98
二、两部制电价制度的实行 100
三、依力率调整电费办法的执行 101
第四节 合理用电和节约用电 103
一、合理用电和节约用电工作的推行 103
二、调整电力负荷的举措 105
三、抗美援朝时期的省煤节电运动 107
第四章 供用电管理的调整和发展(1957—1966) 109
**节 用电管理制度的调整 110
一、《全国供用电规则》的颁布 110
二、中国**个《用电监察条例》(草案) 112
三、电力计划分配制度的试行 112
四、用电定额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114
五、电费管理工作制度的实施和完善 115
六、电气测量仪表检验规程的制定 116
第二节 供电营业业务的逐步完善 117
一、供用电工作的十五条 118
二、全国实行统一的目录电价制度 119
三、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的征收 120
四、银行代收电费和划拨结算电费的逐步实行 122
五、国产电度表和互感器的应用 123
第三节 以排灌用电为中心的农村电气化发展 124
一、农村电气化管理局的成立 125
二、农村排灌用电的快速发展 126
三、农村小水电的兴起 128
四、亦工亦农的农村电工 130
五、北京市郊县率先实现大电网供电全覆盖 131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和转折时期的用电管理(1966—1978) 133
**节 “文化大革命”对用电管理的影响 134
一、电力工业的军事管制 135
二、《全国供用电规则》约束力的削弱 136
三、用电监察工作的停滞 137
第二节 “三电”工作模式的形成 138
一、“三电”工作方针的确立 138
二、“三电”办公室的设立 140
三、缺电形势下的群众办电 141
第三节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地震救灾的供电保障 142
一、列车电站的供电保障和用电服务 142
二、国防军工供用电的管理 143
三、中国**条电气化铁路宝成线的供电和保障 145
四、邢台地震救灾与供用电的恢复 146
五、唐山地震救灾与供用电的恢复 148
第四节 国产电能计量设备的推广 150
一、单相电度表的统一设计和应用 150
二、国产计量检验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151
三、国产高精度标准电能表的成功研制及应用 152
四、国家高电压计量站的建设 153
第五节 小水电的发展和农村安全用电的加强 154
一、“四谁”政策促进农村小水电的快速发展 155
二、《农村安全用电管理条例》的颁布 156
三、触电保安器的研制及在农村的推广 158
四、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知识的宣传普及 160
五、“两线一地”配电方式在农村电网的推行及改造 162
第六节 转折时期用电秩序的初步恢复 163
一、严重缺电和缺电调查 163
二、“突出抓电”的提出 165
三、“一查四定”工作的开展 166
四、电力凭证定量制度的实行 167
五、“学大庆会议”与增产节约运动 168
六、用电规章制度的恢复和加强 170
七、收缴电费大会战 171
第三编 改革开放到新世纪初的用电管理(1978—2002)
第六章 以新“八字方针”为中心的用电管理(1978—1982) 177
**节 落实新“八字方针”的调整与整顿 178
一、落实新“八字方针”的六个意见 178
二、《全国供用电规则》的调整补充 179
三、用电监察工作的恢复 181
四、工业优待电价的局部调整 182
五、农电管理的整顿与加强 183
六、农村地区拖欠电费问题的整顿 184
七、营业大普查工作的开展 186
八、电能计量设备的清产核资 187
第二节 “三电”工作的强化 188
一、《国务院关于节约用电的指令》的发布 188
二、计划用电包干的实行 189
三、线损管理制度的试行 191
四、工业产品用电单耗的强化管理 192
五、电力时控开关与电力定量器的自主研制与推广 194
六、节能技术改造工作的推进 195
第三节 供电服务工作的改进 196
一、《供电部门职工服务守则》的发布 196
二、电力行风的整治与加强 198
三、用电报装“一口对外”制度的实行 199
四、群众行风监督员的设立 200
五、全国首次表彰供电服务先进典型 201
第七章 集资办电机制下用电管理的发展(1982—1987) 203
**节 集资办电与多种电价等政策的形成与调整 204
一、集资办电政策的形成与完善 204
二、峰谷分时电价的试行 206
三、多种电价的实施 208
四、出售用电权与发行电力建设债券 209
五、供电工程贴费的调整 211
六、电力建设资金的征收与管理 212
七、电费、电度表保证金制度的执行与取消 214
第二节 统筹兼顾保障人民生活和重点领域的用电 215
一、缺电时期人民生活用电的保障 216
二、确保重点生产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的用电 217
三、《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的修订实施 218
四、夏时制的实施与终止 220
五、节约用电大检查的开展 220
第三节 计量法的贯彻与落实 22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颁布 222
二、水利电力部门获得国家计量检定管理的授权 223
三、电能量值传递体系的建设与加强 224
四、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的整顿与加强 225
第四节 “县为实体”的农电管理体制形成 226
一、农电体制改革的“二十字方针” 226
二、农电资产维护基金的建立 227
三、乡(镇)电力管理站的成立 228
第五节 用电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应用 230
一、无线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自主研发与推广应用 230
二、微机在抄表核算中的初期应用 232
三、60 千安工频大电流比例基准装置的建成 233
四、86 型系列电度表的联合设计 234
第八章 供用电法规体系的形成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起步(1987—1996) 236
**节 供用电法律法规框架的形成 237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的制定和颁布 237
二、《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的颁布 238
三、《供电营业规则》的颁布 240
四、《供电营业区划分及管理办法》的颁布 240
五、《用电检查管理办法》的颁布 241
六、《居民用户家用电器损坏处理办法》的颁布 242
七、《供用电监督管理办法》的颁布 243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颁布 244
第二节 用电秩序的整顿与管理的加强 245
一、能源部与公安部联合下发严禁窃电的通告 245
二、农村电价电费的检查整顿 246
三、国务院批准随电量开征三峡工程建设基金 248
四、社会电工的统一管理 249
五、城乡居民生活照明用电列入计划保障 251
六、国防军工特殊任务的供电保障 252
七、电费回收工作的加强 253
八、电能质量国家标准的发布 254
九、国家标准《用电安全导则》的发布 256
第三节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起步 257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概念的引入 257
二、绿色照明工程的实施 258
三、节能宣传周活动常态机制的建立 259
四、节约用电技术的推广应用 261
五、家用电器能效标准和标识的推行 265
第四节 农村电气化的推进 267
一、农电管理四种模式的形成 267
二、农村电气化县的发展 268
三、节电先进县的建设 270
四、电力扶贫共富工程的实施 271
五、电力“三为”服务达标竞赛活动的开展 272
第五节 用电领域电子信息技术的初步应用 274
一、《用电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的实施 274
二、程控技术在电能计量装置校验中的应用 275
三、复费率电能表的应用及质量监督 276
第九章 电力企业政企分开与用电管理转型(1996—2002) 278
**节 电力政企分开加快用电管理变革 279
一、国家电力公司的成立 279
二、国家电力公司**次市场营销会议的召开 280
三、全国供电营业区的划分 282
四、**张供电营业许可证的颁发 283
五、全国统一的供用电合同文本印发 284
六、江西颁布**部反窃电地方性法规 285
七、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强化与进步 286
第二节 供需矛盾缓解放开计划用电限制 287
一、国务院批准取消电力短缺时出台的收费政策 288
二、国务院批准停止收取供(配)电贴费 289
三、整顿电价秩序坚决制止乱收费 291
四、统一销售电价的推行 292
五、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引进 293
六、城市光亮工程的实施 294
七、国家电力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中心成立 295
第三节 农村“两改一同价”与城镇“一户一表”改造 296
一、农村“两改一同价”的启动与推进 296
二、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改造 297
三、城镇“一户一表”改造的推进 299
四、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的实现 300
五、农村供电所的成立 301
六、县级供电企业体制的改革 303
七、电子式电能表的推广应用 304
八、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305
第四节 标准化供电服务的推进 306
一、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活动 307
二、全国统一供电服务热线95598 开通 308
三、用户受电工程“三不指定” 309
四、全国供电示范窗口的创建 310
五、营业服务标准及行为规范的统一 312
六、李庆长共产党员服务队的成立 313
第四编 新世纪用电领域的重大突破与成就(2002—2020)
第十章 电力厂网分开下用电领域发展方式的转变(2002—2010) 320
**节 供电监管体系的建立与地方供用电法规 321
一、厂网分开与电力企业重组 321
二、《电力监管条例》的颁布 322
三、《供电服务监管办法(试行)》的出台 323
四、首份供电服务监管报告的发布 324
五、12398 监管投诉热线的开通 325
六、云南省颁布**部供用电地方性法规 325
第二节 电力市场建设与大用户直购电试点 327
一、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试点 327
二、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开展跨区电力交易 328
三、全国首个电力多边交易市场在内蒙古自治区建立 329
四、吉林炭素有限责任公司率先开展大用户直购电试点 330
五、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购电试点的推进 331
第三节 电价改革的全面推进 332
一、国务院电价改革方案及配套文件的出台 333
二、高耗能企业差别电价的执行 334
三、浙江、福建、四川等地的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 336
第四节 电网企业构建新型供电服务体系 338
一、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供电服务组织体系 338
二、《供电服务规范》的出台与完善 340
三、供电服务品质评价的开展 341
四、业扩报装工作的全过程闭环管理 343
五、电费抄核收工作的全面质量管控 344
六、电能计量装置设计的统一规范 345
七、关口电能计量的规范管理 346
八、标准化设计引领用电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347
九、用电领域信息化建设的深化应用 348
十、“抓基础、上台阶”的农电标准化建设 349
十一、县级供电企业创一流工作的全面完成 351
十二、电能计量检定获得政府专项授权 352
十三、国网计量中心的成立 353
第五节 结构性供需矛盾下的电力需求侧管理 354
一、全国电力需求侧管理会议的召开 354
二、有序用电有效缓解电力供需矛盾 355
三、河北率先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 356
四、江苏开展国内首个60 万千瓦能效电厂项目 357
五、“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开展 358
第六节 用电安全服务的加强 360
一、重要电力用户的安全管理 361
二、煤矿供用电安全整治专项行动 362
三、高危及重要用户供电电源的安全配置 364
四、用电领域的安全风险防范与管理 365
五、电能质量国家标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367
第七节 供电服务承诺与社会责任报告 369
一、电网企业发布供电服务承诺 369
二、电网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371
三、南方电网公司的“万家灯火 南网情深” 373
四、国家电网公司的“你用电,我用心” 373
第八节 抗灾抢险与重大事件的保电 374
一、南方罕见冰灾后的供用电恢复 375
二、汶川特大地震后的供用电恢复 377
三、青海玉树地震后的供用电恢复 379
四、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的供用电恢复 382
五、“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保电 383
六、北京奥运会保电 384
七、上海世博会保电 387
八、广州亚运会保电 389
第十一章 电力市场化改革中用电领域的快速发展(2010—2017) 392
**节 电力市场化改革与配套机制的建立 393
一、输配电价改革的推进 393
二、市场化交易机制的完善 396
三、电力交易机构的组建 397
四、发用电计划的有序放开 398
五、推进售电侧改革的重点任务 399
六、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的加强 401
第二节 售电侧改革试点与销售电价分类结构调整 402
一、重庆、广东率先开展售电侧改革试点 402
二、广东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的深化试点 404
三、全国首家增量配电领域混合所有制供电企业的成立 405
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的逐步推进 406
五、大庆油田电力集团获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 408
六、电力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 409
七、销售电价分类结构的调整和规范 410
八、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的推行 411
九、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建立与取消 414
第三节 电力需求侧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415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的发布 416
二、《有序用电管理办法》的出台 417
三、电力需求侧管理标准体系的建立 419
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业领域试点和城市综合试点 420
五、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422
六、电网企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责任考核 423
七、电力需求响应的实施 424
八、“能效管理与技术应用”中德合作项目的实施 425
第四节 用电领域的业务发展与技术突破 427
一、95598 服务热线实现全网集中统一受理用电业务 428
二、业扩报装手续的精简和流程的优化 429
三、全面推进供电服务提升工程 431
四、方便快捷的交费服务网络 433
五、电能计量检定的省级集中管理 434
六、智能电能表系列标准的发布 435
七、电能计量现场检验技术在特高压领域的突破 436
八、用电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技术突破 437
九、南网计量中心的成立 438
第五节 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的起步与发展 439
一、充换电设施建设的开启 440
二、充换电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441
三、充换电模式的发展 442
四、充换电设施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444
第六节 电力服务“三农”成效显著 445
一、国家电网“两个提升”工程的实施 445
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百千万”工程 447
三、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全面解决 448
第十二章 用电领域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2017—2020) 450
**节 电力营商环境的全面改善 451
一、2019 年“获得电力”指数升至全球第12 位 451
二、国内电力营商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452
三、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的多次下调 454
四、两部制电价执行方式的调整 456
五、转供电环节加价的清理规范 457
六、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的供电分离移交 458
七、掌上办电的全面推广应用 459
八、大数据应用助力供电服务新业态 461
第二节 电力城乡一体化服务的实现 463
一、县级供电企业代管体制的全面取消 463
二、用电信息自动采集的城乡全覆盖 465
三、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的全面推进 466
四、“台区经理制”网格化供电服务模式的建立 467
五、星级供电所的创建 469
六、南方电网开展电费核算省级集中试点 470
七、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供电服务保障 471
八、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抢供电 472
第三节 电网企业扶贫攻坚成效显著 475
一、电网企业服务脱贫攻坚工作的启动 475
二、贫困地区电网建设与农网改造升级 476
三、贫困地区的用电服务 478
四、光伏电站的扶贫与接网服务 479
五、电网企业定点和驻村扶贫任务的圆满完成 480
第四节 综合能效服务引领能源消费新格局 481
一、《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与实施 482
二、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的推进 484
三、北方地区“煤改电”的清洁取暖 485
四、苏州同里的综合能源服务创新 487
五、虚拟电厂技术的试点应用 489
第五节 充换电服务网络的全面建成 490
一、充换电标准体系的建立 490
二、互联网 + 充电服务平台的建立 492
三、全国高速公路快充网络的形成 494
四、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的融合发展 495
第六节 用电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应用 496
一、电能计量设备自动化检定技术全球领先 497
二、广东实现电能计量器具的全自动智能运储 499
三、智能量测设备典型环境实验基地的建成 499
四、国内首条百米级电动汽车移动式无线充电试验线路建成 501
五、中国智能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首次大规模进入海外市场 501
六、ChaoJi 充电技术标准发布 502
中国的用电发展水平及结构变化 504
大事年表 517
附录 534
附录A 中国用电重要数据 534
附录B 用电领域获得国家主要奖项的科技成果与国家重点实验室 537
索引 541
后记 560
参考文献 562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于1988年由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全国电力行业企事业单位的联合组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法人,至今已历经七届理事会。截至目前,共有1148个会员单位,设立17个专业分会,1个专业委员会,代管12个全国性专业协会,基本形成了功能齐全、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规范有序、覆盖全行业的服务网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