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头的故事:中国古代传说与《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

包邮石头的故事:中国古代传说与《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

¥62.6 (7.1折) ?
1星价 ¥62.6
2星价¥62.6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186112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48
  • 出版时间:2023-05-01
  • 条形码:9787532186112 ; 978-7-5321-8611-2

本书特色

女娲与石头、禹和祭社、祈雨、封禅、石敢当、有关石头孕育之力的民间传说、鸣石、石言、石镜与照石、点头顽石……“石头的神话词典” 向我们展示这一石头意象的复杂网络,所有中国人都身在其中而不自知,而这些文化记忆一旦被唤醒,中国人都能够超脱石头固有形态来看待石头,进入美学领域和幻想世界。 将西方文学理论中的互文性研究等工具应用于中国古典名著,具有明晰解释力。余国藩、梅维恒盛赞其“新颖”“具有说服力”,是将中国研究与西方文学理论结合的好的著作,具有将扎实的汉学学术和西方理论相结合的高超技巧,“它将展示中国研究如何寻求新方向、新模式”。 对《红楼梦》主人公的分裂型人格、《西游记》中石猴的矛盾性格、《水浒传》的叙事结构等重大问题提出富于洞见的新阐释。石头在文学作品中的性格不断发展,而该性格必然结合了石头在审美、风俗以及宗教中体现出的精神力的象征意义。发现这些隐匿的片段,将迎来阅读中关键性时刻的降临。

内容简介

《红楼梦》《西游记》与《水浒传》,这三部*为中国人所熟悉的经典小说都与神奇的石头有着深刻的联系。作者这部开创性的研究著作对中国古代石头传说进行了重建,对三部经典作品进行了系统的比较,阐明了石头故事的诸种叙事及其互文关系,为中国传统文学的重大话题提供了新视角。本书汇集了中国神话、民间传说、艺术和文学,是**本收集中国文化中石神话和石传说来源的书籍。作者将中国古典研究与当代西方理论关注相结合,通过分析中国传统中的互文性来审视这些石头叙事。她对《西游记》中猴子的矛盾性格、 《红楼梦》叙事逻辑的循环性、《水浒传》中石碑的结构必要性等长期存在的批判性问题贡献了有启发的解读。

目录

1 互文性与阐释 互文阅读/石头传说的症结 2 石头的神话字典 语义学考量/女娲与石头/禹和祭社仪式/祈雨仪式/封禅仪式:君王向天地的献祭/辟邪石:石敢当/写有文字之石/讲述石头的滋养/孕育之力的民间传说/作响之石:鸣石/说话之石:石言/反射光线之石:石镜与照石/受到点化的顽劣/无知之石:点头顽石/石女/石头的神话字典 3 石与玉:从小说至道德的预设 仙界的孕育之石/通灵宝玉/道德观念的呈现:洁与真/石玉之别:真与假的决断——从道德观念到哲学观念 4 石头的故事:关乎矛盾与约束 再生之石:三生石/通灵石与顽石/阈限之石/《红楼梦》存在开端吗? 5 色与空的矛盾:互文化的石猴 贪淫的猿猴:中国与印度的记述/阈限性的民间传说之石/愚者/智石 6 刻字石碑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瑾(1950年—202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文化研究教授、比较媒介系教授。1985年获麻省理工学院比较文学博士。曾在杜克大学任教十六年。兼任中山大学公益传播研究所主任,及中国科技大学客座教授等。《石头的故事》为王瑾代表作,于1991年由杜克大学出版社出版,由于其对石头传说的系统收集和分析,已经成为该类型中的经典。获列文森奖(Winner, Joseph Levenson Prize (pre-twentieth century China),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