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15792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23
- 出版时间:2023-04-01
- 条形码:9787101157925 ; 978-7-101-15792-5
内容简介
宋元文章学发达,文法论成为文章学的核心内容。本书针对宋元文章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南宋阶段的现状,将宋元文法论看作一个整体,把北宋欧阳修、苏轼、 黄庭坚等人的文论纳入考察范围,根据宋元文法论体系建构的实际情况,着重探讨了以“文章正统”的确立为主的师法对象认定、“辞涩言苦”与“简而有法”等文法理念之间的差异与冲突等内容,从文章学角度重新解读了以“自然成文”为标高的“作文之大法”,并介绍了宋元文章学家在字句锻炼与篇章安排布置等“定法”方面的探索与理论总结,充分展现了宋元文法论的理论水平及其动态发展进程。
目录
绪论
**章 宋元文法论的兴盛原因
**节 文章学的历史积淀
第二节 理性精神的激发
第三节 科举制度的推动
第二章 “博览以精阅”:师法对象的认定
**节 “作文之法备于六经”
第二节 “子史精华”的拣择
第三节 “文章正统”的认定
第三章 “摩体以定习”:文法理念的争执
**节 “辞涩言苦”与“自然成文”的对峙
第二节 “简而有法”说开启的文法论之争
第三节 “简而有法”说的回响
第四章 “驯致以怿辞”:作文大法的发明
**节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第二节 “辞达而已”
第五章 “禀经以制式”:文法规则的总结
**节 “文字自有稳当底字”
第二节 “作文不难,难于练句”
第三节 “文章必谨布置”
主要参考文献
**章 宋元文法论的兴盛原因
**节 文章学的历史积淀
第二节 理性精神的激发
第三节 科举制度的推动
第二章 “博览以精阅”:师法对象的认定
**节 “作文之法备于六经”
第二节 “子史精华”的拣择
第三节 “文章正统”的认定
第三章 “摩体以定习”:文法理念的争执
**节 “辞涩言苦”与“自然成文”的对峙
第二节 “简而有法”说开启的文法论之争
第三节 “简而有法”说的回响
第四章 “驯致以怿辞”:作文大法的发明
**节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第二节 “辞达而已”
第五章 “禀经以制式”:文法规则的总结
**节 “文字自有稳当底字”
第二节 “作文不难,难于练句”
第三节 “文章必谨布置”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陆德海,1974年生,江苏淮阴人,199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任教于淮阴县渔沟中学,后就读于南开大学文学院,师从张毅先生攻读中国古典文学,2006年取得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文言浅说
¥11.0¥24.0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第二性Ⅰ//2021新定价
¥33.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