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710100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45
- 出版时间:2023-05-01
- 条形码:9787557101008 ; 978-7-5571-0100-8
本书特色
晚年的钱穆以温情细腻的笔触,讲述成长、求学、教学、交游的历程,以妙趣横生的生活琐事和纤毫毕现的历史细节,再现历史风云与个人命运交织的一生。这本书不仅是一卷情味隽永的典雅散文,还是编纂钱穆年谱、传记及研究相关历史事件的重要资料。钱穆亲历了中国20世纪风云激荡的近百年历史,当历史学家成为历史的亲历者,他会如何记述?读者可借由此书以小见大,通过钱穆的个人经历及人生选择,窥见20世纪国家、社会、风气、人物之变。通过钱穆的研学经历及其与吕思勉、顾颉刚、胡适、陈寅恪、钱玄同、冯友兰、郭绍虞、汤用彤、熊十力、吴宓、梁漱溟、唐君毅、傅斯年、林语堂等人的交游记事,读者可深入了解当时的学术风气与思潮变迁。
内容简介
1974年,八十岁的钱穆先生追念亲恩,成《八十忆双亲》一书,八年后又成《师友杂忆》。这本书即两书之合刊,并收入附录文字十二篇。 《八十忆双亲》中,先生追忆了祖父、父亲、母亲、兄长的一生,他们言传身教的精神成为钱穆人格的一部分。作《师友杂忆》时,先生双目已不能见字,回念求学时所遇各位老师,和辗转任教于小学、中学、大学的经历,以及钻研学问的心路历程,感慨万端。 从果育小学到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新亚书院,几十年来世风时态骤转亟变。从这本书中,可以窥见二十世纪国家、社会、风气、人物、思想、学术之变,以及胡适、顾颉刚、吕思勉、陈寅恪、梁漱溟、冯友兰、林语堂、傅斯年等人的侧影记事。先生所追忆庶可使前世风范有所存留,读此杂忆者,苟以研寻中国现代社会史之目光视之,亦未尝不足添一客观之旁证。
目录
一?? 前言 / 3
二 七房桥 / 5
三 五世同堂 / 7
四 先祖父鞠如公 / 11
五 先父之幼年苦学及科名 / 13
六 怀海义庄 / 15
七 先父对余之幼年教诲 / 19
八 先父之病及卒 / 24
九 先母来归 / 26
一○ 先母寡居 / 29
一一 先兄之卒及先母之晚年 / 35
一二 先母之卒 / 37
师友杂忆
序 / 43
一 果育学校 / 45
二 常州府中学堂 / 56
三 三兼小学 / 78
四 私立鸿模学校与无锡县立第四高等小学 / 89
五?? 后宅初级小学 / 109
六 厦门集美学校 / 123
七 无锡江苏省立第三师范 / 133
八 苏州省立中学 / 142
九 北平燕京大学 / 152
一○ 北京大学 / 163
一一 西南联大 / 210
一二 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 / 232
一三 华西大学 四川大学 / 251
一四 昆明五华书院及无锡江南大学 / 260
一五 新亚书院 (一)/ 276
一六 新亚书院 (二)/ 287
一七 新亚书院 (三)/ 309
一八 新亚书院 (四)/ 320
一九 新亚书院 (五)/ 335
二○ 在台定居 / 353
附录
一 怀念我的母亲 / 371
二 怀念我的父亲 / 379
三 胡公秀松墓碑记 / 387
四 纪念张晓峰吾友 / 389
五 故友刘百闵兄悼辞 / 398
六 回忆黄季陆先生 / 404
七 悼念苏明璇兄 / 409
八 怀念老友林语堂先生 / 416
九 悼亡友张莼沤先生 / 423
一○ 王贯之哀辞 / 426
一一 我和新亚书院 / 431
一二 九十三岁答某杂志问 / 443
节选
二 七房桥 余生江苏无锡南延祥乡啸傲泾七房桥之五世同堂。溯其原始,当自余之十八世祖某公,乃一钜富之家,拥有啸傲泾两岸良田十万亩。而上无父母,下无子女,仅夫妇两人同居。十八世祖年三十左右,婴衰虚之疾。远近名医,百药罔效,病情日见沉重。一日,十八世祖母告其夫:“胸中久蓄一言,未敢启口,恐不听从,又滋责怪。”十八世祖言:“病已至此,苟可从者当无不从。纵或实不能从,亦断无责怪可言。”十八世祖母谓:“君病殆非药石可疗。久服药,反滋他病。计惟有长年静养一途。但我两人既不能入深山,长居僧寺道院中。我已将宅西别院修治。若君能一人居别院,家中事由我处理,君可勿操心。我已在院门上辟一小门,一日三餐,当送小门内,君可闻铃往取。初住自感寂寞,旬日半月后,应可习惯。万一有事,仍可开门接出。如此以三年为期。我曾以此意告之两医,谓可一试。”十八世祖慨允。越三年,接出,病态全消,健复如常。十八世祖母言:“自君居西院,我即在佛前自誓,当终生茹素,并许愿居家为优婆夷,独身毕世。惟为君子嗣计,已为物色品淑宜男者两人,并谆谆诲导,已历两年。君与此两女同房,断可无虑。”十八世祖勉从之。此下遂生七子,在啸傲泾上分建七宅,是为七房桥之由来。事载家谱,余未亲睹,此则得之传述。 七房骈连,皆沿啸傲泾,东西一线,宅第皆极壮大。一宅称一墙门。除此七墙门之外,无农户,无商店。泾东千步许有一桥,即名“七房桥”。桥北一小村,忘其名,乃七房桥公仆所居,世世传习婚丧喜庆种种礼节仪文。一家有事,诸仆群集。泾西约五百步又一桥,名“丁家桥”。桥北一村,名“丁家村”,乃七房桥乐户,袭明代旧制,世习昆曲锣鼓,歌唱吹打。每一家有事,亦毕集。遇喜庆,即在宅前大厅搭台唱昆曲,打锣鼓。或分两台,或只一台。或一日夜,或三日夜不等,先兄及余少时尚饫闻之,故长而皆爱好焉。 三 五世同堂 七房中人丁衰旺不一,初则每房各得良田一万亩以上。继则丁旺者愈分愈少,丁衰者得长保其富,并日增日多。故数传后,七房贫富日以悬殊。大房丁*旺,余之六世祖以下,至余之伯父辈乃得五世同堂。余之曾祖父兄弟两人,长房七子,次房五子,又分十二房。故余祖父辈共十二人。一宅前后共七进,每进七开间,中为厅堂,左右各三间,供居住。又每进间,东西两偏有厢房,亦供居住。宅之两侧,各有一长弄,皆称弄堂。长房七家由东弄堂出入,次房五家,由西弄堂出入。中间大门非遇事不开。其后每家又各生子女,先祖父鞠如公为东弄堂七房之长,即生四女两男共六人。故余有四姑母、一伯父,先父*小为一家之幼。其他家以此为推。故“五世同堂”各家,分得住屋甚少,田亩亦寡。自余幼时,一家有田百亩二百亩者称富有,余只数十亩。而余先伯父及先父,皆已不名一尺之地,沦为赤贫。老七房中有三房,其中两房至余幼年皆单传,一房仅两兄弟,各拥田数千亩至万亩。其他三房,则亦贫如五世同堂。 贫富既分,一切情形亦相悬隔。老七房中之三房富者,轮为乡间绅士。上通官府,下管附近乡里赋税差役等事。有他事争执,亦至绅士家裁判,可免进城涉讼。七房桥阖族中事,亦渐归三房轮为绅士者主持决夺。余四房避不参预。相传五世同堂内西弄堂一寡妇,尚称富有,一子未婚,一女未嫁。其子常犯规越矩,多行不法。其时,大家庭之规模尚存,而大家庭之礼法,已荡然不见。诸祖父叔伯兄长前辈,皆莫奈之何。其时为绅士者为老七房中之第三房,对之屡加教斥,亦不听。乃送之县狱。五世同堂内诸祖父皆竞赴老三房请求释放。不许,谓需拘禁有时,或可有悔改之望。不幸其子竟瘐毙狱中,值老三房绅士亦卧病在床。一夕,其瘐死者之母,忽梦子来诉,已在阴司申冤得直。请多烧冥繦,可供地下使用,使速毙。其母醒,告其女,女亦同梦此事。翌晨,告素常相亲诸家,亦有同获此梦者,乃赴市购大量锡箔。凡五世同堂中妇女,皆竞折之。堆门外大广场焚化。此间大堆纸锭烧完,西边老三房病绅亦告气绝。此事在余幼年尚闻传述。则诸房间之感情隔阂,亦可想见。 P5-8
作者简介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七岁入私塾。曾就读常州府中学堂、南京私立钟英中学,高中肄业后,辗转任教于无锡、厦门、苏州等地小学、中学,并励志苦读,精研学问。1930年《刘向歆父子年谱》问世,为学界推重,转入大学执教。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江南大学等校。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移居台北,任教于台湾中国文化书院。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一生著述,广涉经史子集,后辑为《钱宾四先生全集》甲乙丙三编,凡一千七百万字。
-
十三邀2:偶像是生意,是符号,是忍辱负重(八品)
¥26.4¥60.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9.3¥55.0 -
孤独海子:海子经典诗选
¥18.9¥45.0 -
理想青年:朱光潜谈修养
¥18.1¥49.0 -
诗经演
¥10.5¥39.0 -
我与地坛
¥15.4¥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8.4¥49.8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3.3¥68.0 -
汉字里的中国
¥12.2¥45.0 -
又得浮生一日闲
¥18.4¥49.8 -
藏族民间故事-中国少数民族经典民间故事
¥22.1¥63.0 -
茶馆
¥10.8¥36.0 -
我是一只骆驼
¥19.2¥32.0 -
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
¥18.5¥45.0 -
熊镇.2
¥17.4¥49.8 -
活出生命的本真
¥16.7¥45.0 -
一曲难忘
¥15.1¥35.0 -
美好的生活:失败与想象力不可或缺(中英文对照)
¥14.8¥39.9 -
战争与和平(上下)
¥23.4¥78.0 -
我在史铁生
¥13.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