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2287062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00
  • 出版时间:2023-05-01
  • 条形码:9787112287062 ; 978-7-112-28706-2

内容简介

地球能源与环境等多重压力迫使人们重视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2020年9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即“双碳”战略目标。地球能源与环境等多重压力迫使人们重视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2020年9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即“双碳”战略目标。本书在编写时突出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原理和途径,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遵循由理论到实践、由原理到技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力争使读者对建筑节能问题“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本书运用浅显易懂的文字结合图片和实例让读者能够快速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并具有实用性强、综合性强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学参考书以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借鉴。

目录

第1章 “双碳”目标与绿色建筑概论 1.1 “双碳”目标 1.1.1 “双碳”目标重大决策 1.1.2 “双碳”目标与绿色建筑的内涵及发展趋势 1.1.3 我国各地绿色建筑创建行动 1.2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1.2.1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2.2 不同国家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特点 1.2.3 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1.2.4 绿色技术分析模拟软件的应用 1.3 绿色社区与绿色住宅设计 1.3.1 绿色住宅与低能耗技术 1.3.2 绿色住宅设计策略 1.3.3 再生材料构筑的绿色建筑:以竹为例 1.3.4 我国台湾的垂直森林生态住宅 1.3.5 德国汉堡的马可波罗塔 1.3.6 新加坡的热带环保设计大厦 1.4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与创新 1.4.1 可持续发展的大学规划和建筑设计 1.4.2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策略 1.4.3 装配式建筑的探索 1.5 绿色公共建筑设计案例 1.5.1 温哥华会议中心生态屋顶创新设计 1.5.2 澳大利亚墨尔本像素大厦——未来办公室 1.5.3 新加坡皮克林宾乐雅精选酒店 1.5.4 城市更新与绿色低碳技术 第2章 建筑太阳能热利用原理 2.1 建筑的传热 2.1.1 建筑传热的研究方法——热电类比 2.1.2 热容量 2.2 能量守恒与热力模型 2.2.1 基于室内温度模型的能量守恒方程 2.2.2 实例 2.3 窗户得热 2.3.1 窗户的热工特性 2.3.2 窗户(玻璃)的一些热工数据 2.3.3 太阳辐射得热系数与遮阳系数 2.4 建筑不透明外围护结构(墙和屋顶)得热 2.4.1 室外综合温度 2.4.2 水平表面与垂直表面的长波失热项 2.4.3 室外综合温度列表数值 2.5 窗墙传热对比 2.5.1 通过窗和墙的热流强度 2.5.2 墙体传热示例 2.5.3 窗墙传热比较 2.5.4 低碳建筑构件——特朗布墙 2.6 频谱分析 2.7 低碳建筑案例分析 2.7.1 陕西窑洞 2.7.2 法兰克福商业银行 本章小结 第3章 低碳建筑通风 3.1 自然通风要求与通风设计分析工具 3.1.1 自然通风 3.1.2 建筑通风设计分析工具 3.2 浮升力(热压)通风 3.2.1 流体力学公式 3.2.2 理想气体方程 3.3 风力(风压)通风 3.3.1 伯努利方程 3.3.2 建筑风压(模糊)系数 3.3.3 孔洞(窗洞)方程 3.4 自然通风量 3.4.1 热压(浮力)流计算 3.4.2 风压流计算 3.4.3 复合通风流计算 3.5 渗透通风 3.6 复合能量与通风分析 3.7 实际建筑的自然通风 3.7.1 并联开口建筑在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量 3.7.2 串联开口建筑在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量 3.7.3 混合开口建筑在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量 3.8 低碳建筑通风案例分析 3.8.1 现代建筑案例 3.8.2 南京传统民居案例 本章小结 第4章 低碳建筑节能规划设计 4.1 建筑选址 4.1.1 气候条件 4.1.2 注意地形条件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4.1.3 争取使建筑向阳、避风建造 4.2 建筑组团布局 4.3 建筑朝向 4.3.1 朝向对建筑日照及接收太阳辐射量的影响 4.3.2 建筑体形与建筑朝向 4.4 建筑间距 4.5 建筑与风环境 4.5.1 建筑与风环境 4.5.2 冬季防风的设计方法 4.5.3 夏季通风的设计方法 4.5.4 建筑风环境辅助优化设计 4.6 低碳建筑规划案例分析 4.6.1 建筑适应地方气候举例 4.6.2 不同气候区建筑节能设计案例 4.6.3 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节能设计 本章小结 第5章 低碳建筑节能单体设计 5.1 建筑单体适应气候设计原则 5.1.1 严寒地区的设计原则 5.1.2 寒冷地区的设计原则 5.1.3 夏热冬冷地区的设计原则 5.1.4 湿热地区的设计原则 5.1.5 干热地区的设计原则 5.2 建筑平面尺寸与节能的关系 5.2.1 节能建筑平面设计 5.2.2 建筑长度与节能的关系 5.2.3 建筑宽度与节能 5.2.4 建筑平面布局与节能 5.2.5 建筑朝向对能耗的影响 5.3 建筑体形与节能的关系 5.3.1 建筑体形对能耗的影响 5.3.2 围护结构面积与节能的关系 5.3.3 建筑体形系数与节能 5.4 窗的设计与节能的关系 5.4.1 窗墙比、玻璃层数及朝向对节能的影响 5.4.2 附加物对窗节能效果的影响 5.5 低碳单体建筑案例分析 5.5.1 传统建筑适应地区气候而建造案例 5.5.2 深圳万科中心 5.5.3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 5.5.4 日本“经堂杜”环境共生住宅 本章小结 第6章 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技术 6.1 墙体保温隔热技术 6.1.1 概述 6.1.2 墙体保温隔热基本性能指标 6.1.3 墙体保温隔热适宜技术 6.2 建筑门窗、幕墙、遮阳节能技术 6.2.1 概述 6.2.2 门窗节能技术 6.2.3 幕墙节能技术 6.2.4 建筑遮阳 6.3 屋面保温隔热技术 6.3.1 概述 6.3.2 主要屋面保温隔热技术 6.3.3 平屋面的保温隔热技术 6.3.4 坡屋面的保温隔热技术 6.3.5 保温隔热材料及其技术特点 6.3.6 屋面保温隔热技术选用实例 6.4 低碳建筑构件案例分析 6.4.1 建筑遮阳 6.4.2 新加坡索拉利斯大楼 6.4.3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 6.4.4 立体绿化 6.4.5 清华大学设计院办公楼 6.4.6 绿地集团总部大楼 本章小结 第7章 建筑创作中的低碳通风设计 7.1 气候与自然通风 7.1.1 自然风的基础知识 7.1.2 自然通风的影响因素 7.2 自然通风的功能与方式 7.2.1 自然通风的功能 7.2.2 自然通风的方式 7.3 建筑自然通风的降温原理 7.3.1 风压通风 7.3.2 热压通风 7.3.3 热压通风与风压通风相结合 7.4 自然通风的实现方法 7.4.1 建筑选址与规划 7.4.2 建筑平面布局 7.4.3 建筑开口组合通风 7.4.4 屋顶通风 7.4.5 中庭、通风墙体通风 7.4.6 双层外围护结构通风 本章小结 第8章 经典低碳太阳能利用技术 8.1 集热 8.1.1 温差环流式太阳能集热原理 8.1.2 温差环流式太阳能集热应用 8.2 贮热 8.2.1 墙面贮热 8.2.2 地面贮热 8.3 倾斜式和水平式太阳能系统 8.4 旧房屋改造的太阳房 8.5 低碳太阳能建筑案例分析 8.5.1 丹麦生命之家 8.5.2 英国BRE生态环境楼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