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1172905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6
- 出版时间:2023-06-01
- 条形码:9787111729051 ; 978-7-111-72905-1
本书特色
1.制动能量回收20余年研发经验和成果总结。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初亮带领项目组从“十五”开始对新能源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展开研究,与中国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了国家973、863及国际科技合作等项目10余项,以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建立了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模型在环仿真平台、硬件在环试验平台和整车道路试验平台。
2.对新能源汽车、传统汽车制动系统相关领域开发均具有较大参考价值。本书提出的系统架构、控制策略、控制算法等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开发,对防抱死系统、车身稳定性控制系统以及线控制动系统的开发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是知名学者教授科学研究和知名车企工程开发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总结。本书作者为吉林大学汽车专业教授,第二作者为知名造车新势力企业开发专家;本书涉及课题项目为吉林大学与中国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项目。
4.已选为高校汽车专业本科、研究生教学用书。
内容简介
《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系统总结了作者团队多年来积累的技术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对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硬件及其应用软件技术进行了系统论述,为实现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自主创新提供了参考和帮助;书中提炼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仅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也是智能汽车线控制动系统共性技术研究的基础。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动能量回收技术概述、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方案、制动执行部件机理分析、制动能量回收能力计算与制动意图识别算法、制动力分配与稳定性协调控制算法、制动压力控制算法、电机制动控制算法,以及制动能量回收技术测试评价方法。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提出的系统架构、控制策略、控制算法等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开发,对防抱死制动系统、车身稳定性控制系统以及线控制动系统的开发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适合新能源汽车、传统燃油汽车工程技术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前言
第1章制动能量回收技术概述 / 001
1.1背景和意义 / 001
1.2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基本原理 / 003
1.3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评价指标 / 007
1.4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发展历程 / 008
1.5本书主要内容 / 016
参考文献 / 017
第2章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方案 / 019
2.1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硬件方案 / 019
2.1.1并联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构型 / 019
2.1.2单轴解耦的串联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构型 / 020
2.1.3全解耦的串联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构型 / 032
2.1.4有限全解耦的串联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构型 / 040
2.2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软件方案 / 049
2.2.1系统功能架构 / 049
2.2.2控制器逻辑架构 / 050
参考文献 / 053
第3章制动执行部件机理分析 / 054
3.1踏板感觉模拟器 / 054
3.2电磁阀 / 056
3.2.1线性阀 / 057
3.2.2开关阀 / 065
3.3电机液压泵 / 067
3.4高压蓄能器 / 069
3.5电子机械助力装置 / 071
3.6低压蓄能器 / 073
3.7电动副主缸 / 075
参考文献 / 076
第4章制动能量回收能力计算与制动意图识别算法 / 078
4.1制动能量回收能力计算算法 / 078
4.2制动意图识别算法 / 081
4.2.1制动状态的识别 / 081
4.2.2需求制动力的计算 / 083
4.3传感器信号处理与监控 / 090
4.3.1传感器信号处理方法 / 090
4.3.2传感器信号监控方法 / 095
参考文献 / 098
第5章制动力分配与稳定性协调控制算法 / 100
5.1制动力分配算法 / 100
5.1.1制动力分配理论 / 101
5.1.2并联制动力分配算法 / 103
5.1.3串联制动力分配算法 / 105
5.2防抱死协调控制算法 / 114
5.2.1防抱死控制理论 / 114
5.2.2传统防抱死系统的工作特点 / 116
5.2.3防抱死协调控制算法 / 118
5.3车身稳定协调控制算法 / 120
5.3.1车身稳定控制理论 / 120
5.3.2车身稳定协调控制算法 / 120
参考文献 / 122
第6章制动压力控制算法 / 123
6.1压力控制需求 / 123
6.2阶梯压力控制算法 / 124
6.2.1控制逻辑 / 125
6.2.2控制状态的判断 / 126
6.2.3状态持续时间的确定 / 127
6.3线性压力控制算法 / 130
6.3.1控制逻辑 / 131
6.3.2压力变化率压差电流关系确定 / 131
6.3.3电流占空比关系确定 / 133
6.4溢流压力控制算法 / 134
6.5体积压力控制算法 / 137
6.6工作特点与适用范围 / 140
6.6.1工作特点 / 140
6.6.2适用范围 / 141
参考文献 / 143
第7章电机制动控制算法 / 144
7.1电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144
7.1.1永磁同步电机 / 144
7.1.2交流异步电机 / 145
7.2电机矢量控制原理 / 146
7.2.1坐标变换 / 146
7.2.2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 / 148
7.2.3交流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 / 149
7.3电机制动原理 / 150
7.4电机制动控制算法 / 152
参考文献 / 155
第8章制动能量回收技术测试评价方法 / 156
8.1试验平台 / 156
8.1.1硬件在环试验平台 / 156
8.1.2实车试验平台 / 164
8.2测试评价案例 / 166
8.2.1节能性测试 / 166
8.2.2制动感觉测试 / 168
8.2.3制动性能测试 / 170
参考文献 / 174
附录缩略语表 / 175
作者简介
初亮,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驱动和制动理论及控制技术研究,包括制动能量回收技术、能量管理理论与工况自适应技术、分布式电驱动系统和制动系统一体化控制技术。
围绕上述关键技术开展研究20余年,曾承担国家973、863、国际科技合作等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研究成果以完成人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奖励,并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汽车工业优秀科技人才奖、通用汽车中国高校汽车领域创新人才一等奖、吉林省青年科技奖、吉林省创新拔尖人才层次人选等个人奖励和荣誉称号。
-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高等职业教育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教材)
¥26.3¥46.0 -
发电厂电气部分
¥38.1¥58.0 -
植物进化的故事
¥19.9¥59.0 -
数控车工
¥5.9¥11.5 -
小家电使用与维修
¥4.3¥11.5 -
低空无人机集群反制技术
¥82.6¥118.0 -
奋楫笃行,臻于至善——广州公交服务再提升探索与实践
¥65.0¥80.0 -
数据驱动的剩余寿命预测与维护决策技术
¥63.4¥79.0 -
手术机器人导航与控制
¥127.4¥169.8 -
汽车车身构造与修复
¥30.7¥45.0 -
群目标分辨雷达初速测量技术
¥42.4¥69.0 -
秸秆挤压膨化技术及膨化腔流道仿真研究
¥40.6¥55.0 -
NVH前沿科技与工程应用
¥109.7¥159.0 -
电力系统分析
¥23.8¥38.0 -
继电保护原理
¥30.4¥49.0 -
不确定条件下装备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及应用
¥60.4¥99.0 -
孟山都的转基因之战
¥39.0¥69.0 -
船舶分段装配
¥58.6¥80.0 -
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退化系统剩余寿命智能预测技术
¥54.4¥89.0 -
火星探测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
¥59.8¥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