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科学中的新兴技术

包邮食品科学中的新兴技术

¥100.8 (6.0折) ?
1星价 ¥100.8
2星价¥100.8 定价¥1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809498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7
  • 出版时间:2023-03-01
  • 条形码:9787518094981 ; 978-7-5180-9498-1

内容简介

《食品科学中的新兴技术》聚焦于发展中国家,对食品行业中食品安全、营养安全、新思想和新技术做了全面概括。本书论述了食品科学中的新方法,以如何应对现代食品安全、营养安全和可持续性等问题。本书分4个部分:食品行业概述、食品安全、营养安全和可持续性、新技术和创新,从不同方面概述了全球发展中国家食品科学和技术的不同领域。本书可作为科研工作者、学生、企业人员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要参考书,便于他们了解食品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不同革新、发展和研究情况。此外,本书也有利于学术界和企业共同促进新举措,探索新思想和新方法。

目录

目录 **部分食品工业概述1 1食品工业概述和创新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3 1.1引言3 1.2食品工业革新4 1.3创新的基本需求5 1.4*近的创新7 参考文献11 2食品行业的纳米技术16 2.1引言16 2.2纳米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应用17 2.3各种纳米结构和纳米颗粒在食品工业中的意义24 2.4食品加工中与使用纳米技术有关的健康危害26 2.5食品纳米技术面临的挑战28 2.6法规和纳米技术29 2.7展望29 2.8结论30 参考文献30 3糖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40 3.1引言40 3.2国内外糖消费模式41 3.3巴西42 3.4泰国43 3.5中国43 3.6印度44 3.7结论45 参考文献46 第二部分食品安全47 4肉禽加工业的质量问题49 4.1引言49 4.2肉禽质量问题50 4.3肉禽食品污染的类型51 4.4卫生措施52 4.5动物的处理54 4.6动物福利的注意事项55 4.7家禽福利的注意事项55 4.8死前检查56 4.9尸检56 参考文献57 5街头食品消费者的知识与行为研究60 5.1引言60 5.2材料和方法61 5.3观察和讨论61 5.4结论65 6印度食品安全和质量措施趋势分析66 6.1引言66 6.2食品安全系统67 6.3企业责任70 6.4结论74 参考文献74 7街头食品:安全性和潜力76 7.1引言76 7.2街头食品消费相关的安全风险77 7.3危险化学品/添加剂的出现78 7.4危害健康的可能原因78 7.5改善街头食品质量的步骤79 7.6结论80 参考文献80 8德里市场销售的生鲜食品的微生物安全性与风险管理方法的实施82 8.1引言82 8.2方法83 8.3结果和讨论83 8.4结论87 参考文献87 第三部分营养保障和可持续性89 9水果废料:作为食品功能性成分的潜力91 9.1引言91 9.2菠萝蜜92 9.3石榴94 9.4苹果97 9.5香蕉98 9.6枣101 9.7柑橘类水果103 9.8结果和讨论105 9.9结论106 参考文献107 10减肥膳食补充剂及其机制115 10.1引言115 10.2功能性食品、膳食补充剂和保健品116 10.3印度膳食补充剂的市场趋势117 10.4肥胖117 10.5减肥中的膳食补充剂120 10.6膳食补充剂的监管机构127 10.7结论129 参考文献129 11传统食品:健康的传承131 11.1引言131 11.2结论134 12芒果皮:一种潜在的营养来源和防腐剂135 12.1引言135 12.2芒果皮的近似成分137 12.3冷饼干的可接受性138 12.4冷饼干的近似成分140 12.5结论141 参考文献141 13油料作物脂肪酸组成研究进展144 13.1引言144 13.2油料作物145 13.3脂肪酸组成146 13.4结论148 参考文献148 14印度城市固体垃圾管理及影响其可持续性的因素研究150 14.1引言150 14.2印度国内垃圾焚烧151 14.3固体垃圾的主要贡献151 14.4斯瓦赫巴拉特计划152 14.5固体垃圾管理的总体方针和政策153 14.63R系统推广154 14.7结论154 参考文献154 第四部分新兴技术和创新157 15食品工业中食品包装的创新159 15.1引言159 15.2包装材料和系统161 15.3包装材料的安全评估172 15.4油墨173 15.5生命周期分析173 15.6结论174 参考文献174 16真空浸渍:开发功能性食品的新型无损技术178 16.1引言178 16.2真空浸渍的重要性179 16.3渗透处理和真空浸渍179 16.4OD和VI机制的不同181 16.5VI机制182 16.6VI食品改性183 16.7VI在食品行业的工业应用183 16.8未来挑战185 16.9结论187 参考文献187 17高压处理对淀粉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192 17.1引言192 17.2高压处理类型193 17.3高压对吸水率的影响193 17.4高压对淀粉糊化的影响194 17.5高压对淀粉结晶度的影响196 17.6高压对双折射的影响197 17.7高压对淀粉颗粒形态的影响197 17.8结论201 参考文献202 18饱和食用油反复加热后脂肪酸分布变化的测定206 18.1引言206 18.2方法207 18.3结果和讨论207 18.4结论208 19烘烤对甜玉米植物化学成分及营养价值的影响209 19.1引言209 19.2材料和方法210 19.3统计分析210 19.4观察和讨论210 19.5抗氧化剂和植物化学成分211 19.6结论212 参考文献212 20花园水芹籽的添加对莱杜感官和营养品质的影响214 20.1引言214 20.2材料和方法215 20.3结果和讨论217 20.4结论221 参考文献221 21使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凤尾菇生物活性成分的筛选224 21.1引言224 21.2结果和讨论226 21.3结论228 参考文献228 22苹果片渗透脱水工艺参数的优化232 22.1引言232 22.2结果和讨论235 22.3结论239 参考文献239 23用滞销马铃薯制作不同风味速溶吉士粉及其感官评价240 23.1引言240 23.2材料和方法241 23.3结果和讨论243 23.4结论244 参考文献244 24不同来源咖啡豆中赭曲霉毒素A(OTA)的对比测定研究246 24.1引言246 24.2材料和方法247 24.3结果和讨论248 24.4结论251 参考文献251 253D食品打印:定制艺术食品的技术253 25.1引言253 25.23D食品印刷技术背后的动机254 25.33D食品打印的发展254 25.43D食品印刷技术在食品制造中的作用255 25.5食品印刷平台255 25.6用户界面256 25.7印刷材料256 25.8食品制造中的食品印刷技术256 25.93D食品印刷技术在个性化营养中的作用258 25.10优势258 25.11伦理问题259 25.12SWOT分析261 25.13太空中的3D打印食品264 25.14结论264 参考文献264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孙丽萍,女,博士,讲师;主讲普通遗传学、生物学基础、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生态学概论、现代生物技术概论等课程;主要从事食品营养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1项,参与河南省科技厅项目一项;发表论文数10篇,其中SCI收录6篇,核心期刊一篇;获2018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奖1项(参与),授权软件著作权一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