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历史上的“新媒体”——电子媒介影响下的近代中国新闻业
1星价
¥67.3
(8.6折)
2星价¥67.3
定价¥78.0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55828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0
- 出版时间:2023-05-01
- 条形码:9787010255828 ; 978-7-01-025582-8
内容简介
本书从媒介技术史的角度,以19世纪电报落地中国为开端,多维度地描绘了新技术给近代中国新闻业带来的观念变迁和实践变革。
目录
序
引言
**章 当媒体是“新”的
**节 “触电”的彷徨与想象
第二节 媒介技术史的学术旅行
第三节 中国新闻业的技术应用图景
第四节 技术、观念与新闻业的重思
第二章 文字触电:电报、电传新闻与技术观念
**节 从“影掣金蛇”到“电音传信”:作为新知话语的电报
第二节 电报主权意识的肇兴
第三节 电报技术与专业化新闻生产
第四节 电报形塑电传新闻文化的路径
小结
第三章 声音触电(上):“德律风”、新闻略示与技术观念
**节 从口耳相传到“德律风”:作为新知话语的电话
第二节 电话创设与技术控制权的起步
第三节 电话与独家新闻生产
第四节 “报话双用”:媒体融合的雏形
小结
第四章 声音触电(下):广播、音频新闻与技术观念
**节 从消闲到动员:作为新知话语的无线电广播
第二节 技术落地与自由广播的权力交锋
第三节 广播技术与新闻时空观念的专业重塑
第四节 媒体融合的尝试:新闻广播与新闻纸的互动
小结
第五章 图像触电(上):摄影、传真与技术观念
**节 从“摄魂”到“传照”:作为知识话语的新闻照相与传真
第二节 新闻照相与视觉新闻的专业理念
第三节 技术视角下新闻视觉文化的变迁
小结
第六章 图像触电(下):新闻电影、电视新闻与技术观念
**节 “电力传影”:作为知识话语的新闻电影与电视新闻
第二节 新闻电影摄制权的政治意义
第三节 视频新闻生产的早期专业实践
第四节 媒体融合的进一步想象:新闻纸与电视新闻
小结
第七章 中国新闻业的技术观念
**节 中国新闻业技术观念的构成面向
第二节 中国新闻业技术观念的嬗变路径
第三节 中国新闻业技术观念的当代遗产
第四节 面向数字时代的新闻业技术观念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奇光,中国人民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任教,硕士生导师,兼职担任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史论、数字新闻学等研究,发表中英文论文40余篇。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平装)二战战史
¥12.7¥45.0 -
民众政府
¥9.5¥25.0 -
走向海洋
¥17.1¥59.8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走向海洋(八品)
¥17.1¥59.8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
¥17.3¥51.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73.1¥97.5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2.4¥19.0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13.2¥38.0 -
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
¥38.9¥48.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6.0¥35.0 -
决战华东-华东解放战争实录
¥16.7¥45.0 -
中国的战争行为
¥14.7¥42.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的地理枢纽
¥10.6¥16.0 -
(平)邓小平时代
¥62.6¥88.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6¥32.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4.2¥49.0 -
新政治科学
¥9.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