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44310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42
- 出版时间:2023-06-01
- 条形码:9787010244310 ; 978-7-01-024431-0
内容简介
本书一方面开展纵向研究,梳理与“牛郎织女”传说和七夕节俗相关的历代诗、词、曲、赋、小说、戏曲、曲艺资料,追溯其在秦汉以后发展、传播和分化的历程,穷究其不同时期变异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根源;另一方面进行横向研究,分析“牛郎织女”传说和七节风俗在我国汉族、少数民族地区和朝鲜、韩国、日本、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传播、变异情况。在此基础上,探究其鼓励人们冲破礼教枷锁、追求爱情和家庭理想的历史作用,彰显其崇尚勤劳、善良、忠贞的文化意义以及对中华乃至亚洲文化的巨大影响。
目录
前言
一、“牛郎织女”传说的孕育、形成与发展
二、“牛郎织女”传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被覆盖、挤压与在唐朝的被歪曲
三、“牛郎织女”传说在唐以后文献中的分化、潜沉与浮出
四、七夕节俗的异化与回归
五、“牛郎织女”传说在我国少数民族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传播
六、“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俗传播中社会阶层上的差异
**编 古代诗词曲赋中的“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俗
小引
一、历代诗词曲赋中的七夕节俗与牛女传说研究概述
二、先秦时期牛女传说概述
**章 汉魏六朝的牛女传说与七夕节俗
**节 两汉时期
一、西汉的鹊桥母题
二、汉末的悲愁话题
三、穿针与陈设瓜果祈请牛女的七夕节俗
第二节 魏晋时期
一、以乞富乞寿和晒衣物为特色的七夕节俗
二、传统主旨的低回
三、时代特征的寄寓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
一、以穿针、蛛丝验巧为特色的七夕节俗
二、情感领域的守候
三、江南色素的移植
第二章 唐五代七夕节俗与牛女传说
**节 唐五代的七夕节俗
一、宫廷乞巧的凸显
二、以拜月为特色的七夕节
三、多种习俗共存的七夕节俗
第二节 一统繁荣下的复归与拓展
一、“鹊桥”意识的恢复
二、陶冶感情的多种主题
三、“牛郎”称谓的出现
第三节 隆兴盛世下的浮华与迷失
一、绮丽的过桥情节
二、牛女故事的边缘化
三、南方传说中,“河鼓”音误为“黄姑”后与“织女”的混淆
第三章 宋元七夕节俗与牛女故事
**节 宋元时期七夕节俗
一、以种生和摩诃罗为特色的七夕节俗
……
第二编 古代小说、戏曲、曲艺和民间故事中的“牛郎织女”传说
第三编 “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俗在我国少数民族和台湾地区的传承与演变
第四编 “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俗在亚洲国家的传播与演变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知识分子的幽灵
¥12.9¥39.8 -
寻味中国
¥14.7¥38.0 -
茶经(黑白版)
¥11.1¥48.0 -
中国馔馐谭
¥10.9¥23.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1.9¥29.8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柏杨作品-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12.0¥26.0 -
门外文谈
¥16.1¥38.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6.5¥22.0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解读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磅新作
¥11.7¥39.8 -
经典常谈
¥6.2¥14.8 -
中国古代官制
¥12.5¥25.0 -
瓢箪鲶闲话
¥12.6¥36.0 -
中国文明的密码/何新文选
¥15.4¥48.0 -
溥仪偷运国宝
¥5.2¥26.0 -
古代家训精华:文白对照
¥7.5¥18.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0 -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
¥24.8¥68.0 -
东瀛印象记
¥13.2¥35.0 -
文化树-世界文化简史
¥18.3¥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