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502712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6
- 出版时间:2023-01-01
- 条形码:9787515027128 ; 978-7-5150-2712-8
本书特色
揭开数字社会的“前世今生” 诠释数字社会的“概念内涵” 解码数字社会的“运行机理” 描绘数字社会的“森罗万象”
内容简介
“塑造数字中国”丛书之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专章阐明了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的战略意图,从提供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务、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构筑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等角度明确了我国数字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本书着眼于推进数字社会建设宏伟目标,重点探索数字时代背景下优化社会服务供给、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改革新思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化研究,提出以数字技术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方式创新、构筑全民畅享数字生活的具体举措,阐述和研判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数字生活、数字公民的发展新模式。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左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陈煜波联袂推荐。
目录
理论篇
章
数字化浪潮汹涌来袭 /003
一、人类社会进入数字时代 /004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加速全球数字化进程 /013
第二章
数字社会的基本概念 /023
一、数字社会的起源及演变 /024
二、数字社会的体系架构 /033
第三章
数字社会的典型特征 /047
无所不连的虚拟现实世界 /048
跨越时空的资源配置方式 /052三、数据驱动的社会运行方式:/056
四、社会去中心化与新人本主义发展:/059
第四章
数字社会的发展趋势 /065
一、智慧城市成为城市建设新标准 /066
二、数字乡村建设创新农村发展面貌 /070
三、数字公共服务带给人民诸多便利 /074
四、数字生活使得人民幸福感倍增:/081
实践篇
第五章
智慧城市 /091
一、重要意义 /092
二、发展现状 /094
三、发展趋势 /115
第六章
数字乡村 /121重要意义 /122二、
发展现状: /130三、发展趋势 /150
第七章
数字生活 /159
一、重要意义 /160
二、发展现状 /166
三、发展趋势 /172
第八章
数字公民 /179
一、重要意义 /180
二、发展现状: /187
三、发展趋势 /195
后记 /200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等,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数10篇,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重点研究课题。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民众政府
¥9.5¥25.0 -
毛泽东选集(1-4)
¥80.0¥97.5 -
(平装)二战战史
¥17.1¥45.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3.0¥28.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1.6¥58.0 -
冲动的美国
¥27.2¥69.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6.0¥48.0 -
共产党宣言
¥7.3¥19.8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雪莱政治论文选/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8.2¥20.0 -
新政治科学
¥10.1¥26.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
¥18.6¥55.0 -
布朗基文选
¥12.9¥17.0 -
跟着美军上战场-零距离解码战地美军
¥19.4¥36.0 -
强权与民声-民初十年社会透视
¥8.0¥22.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