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中国乡村文明的百年变迁: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融合中国 ”
1星价
¥36.0
(7.5折)
2星价¥36.0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502682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2
- 出版时间:2022-05-01
- 条形码:9787515026824 ; 978-7-5150-2682-4
本书特色
1、全景式回顾了我国乡村文明的百年巨变,总结提炼了传统乡村与现代乡村的不同发展逻辑。 2、为世界提供一种“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的中国式乡村文明新形态。
内容简介
本书以历史哲学视角切入,按照“乡土中国”、“城乡二元中国”、“城乡两栖中国”和“城乡融合中国”四阶段叙事体系,全景式回顾了我国乡村文明的百年巨变,总结提炼了传统乡村与现代乡村的不同发展逻辑,试图在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乡村民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时代背景下,深度探讨如何在乡村基层治理中注入内生的人际情感、内在的为善驱力及自律的道德素养,构建一种符合当代社会要求、符合人的“内在自然”心灵秩序的乡村治理政策和机制,从而为世界提供一种“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的中国式乡村文明新形态。
目录
引 言
历史哲学视域的百年乡村文明 …………………………………… 001
章
数据呈现:中国乡村“数千年未有的百年巨变” …………… 009
一、 高速城镇化: 世界乡村大国成为城镇大国 ………… 010
二、乡村是否变为城镇社区的“异域同构空间”? ———什么是
乡村的 “乡村性”? …………………………………………… 014
三、“断裂” 还是“渐变”: 传统乡村与现代乡村的不同变化
逻辑 ……………………………………………………………… 017
第二章
“乡土中国”:对传统乡村文明的范式解读 ………………… 021
一、 “文明” (civilization) 的几种用法 …………………………… 021
二、 “乡土中国” 文明范式的基本特征 …………………………… 026
三、 “乡土中国” 文明范式的教化功能和 “伦理本位” 色彩 …… 039
四、 存续还是解体? ——— “乡土中国” 文明范式的百年之问 …… 042
第三章
改良与革命:传统乡村文明初现解体阶段 …………………… 044
一、 “少年中国” 替代 “老年中国”: 文明再造的共同理想……… 045
二、 旨在 “创造性改造” 传统乡村文明的 “乡村建设运动” …… 050
三、 旨在推翻传统封建制度的 “农民运动” ……………………… 054
四、 从苏维埃到解放区: 把新民主主义的基础建立在乡村 ……… 061
第四章
“城乡二元”与历次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传统乡村文明
从显性形态变为隐性形态 ………………………………………… 066
一、政治运动驱动其他运动: 为乡村变革奠定政治前提和制度
基础 ……………………………………………………………… 068
二、 “城乡二元” 体制建立和乡村30 年历次改造运动 …………… 070
三、 “乡土中国” 的意义世界从显性形态转变为隐性形态 ……… 074
四、 传统乡村的生计方式和外部空间形态的变化相对较小 ……… 077
第五章
空间折叠—人口多元:乡村世界遭遇高速城镇化“涡旋效应”……………………………………………………………………… 079
一、传统乡村文明在1978 年后的两种命运: 局域复兴与系统性
破坏 ……………………………………………………………… 081
二、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的 “三阶段” 理论 …………………… 083
三、当代“区域层级体系” 理论与新的 “村庄类型学” ………… 088
四、高速城镇化“涡旋效应” 之一: 乡村世界的“圈层空间折叠” 与
“发展运气” …………………………………………………… 093
五、高速城镇化“涡旋效应” 之二: 乡村“人口多元” 的新
常态 ……………………………………………………………… 097
六、 高速城镇化 “涡旋效应” 下的乡村世界新常态 ……………… 105
第六章
乡村文明范式转型:从“乡土中国”走向“城乡融合中国”……………………………………………………………………… 107
一、 “城乡融合” 历史阶段的政策标志 …………………………… 108
二、 改革开放之初学界对 “城乡融合” 的探索 …………………… 111
三、 近年 “城乡融合” 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 ……………………… 113
四、从“乡土中国” 到“城乡融合中国” 之一: 文明范式转换的
道义基础 ………………………………………………………… 119
五、从“乡土中国” 到“城乡融合中国” 之二: 文明范式关系的
反思 ……………………………………………………………… 123
六、 “丸之走盘” 的隐喻: 理解文明范式转换的方法论问题 …… 130
第七章
乡村文明新形态展望:“家园”含义的重新诠释 …………… 134
一、“城乡融合” ≠ “消除一切城乡差异”: 什么是未来乡村的
“乡村性”? ……………………………………………………… 134
二、“滕尼斯问题”: “乡土共同体” 承载着怎样的群体心理
需求? …………………………………………………………… 141
三、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质” 的区别: 我国乡村文明转化的
“间断” ………………………………………………………… 148
四、重塑“家园意识”: 乡村社区建设应重视“心灵秩序”
建构 ……………………………………………………………… 153
五、结语: 完善“乡村社区综合体” 的必要配置? 塑造乡村文明
新形态 …………………………………………………………… 160
外一篇
从“根系式生存”到“漂泊式生存”…………………………… 164
一、 从两种 “乡愁” 谈起 …………………………………………… 165
二、 “家乡” 的结构意涵: 血缘亲属共同体 +邻里熟人共同体 … 166
三、 “家乡” 的时间意涵: 根系记忆所负载的 “传统” ………… 172
四、 “家” 与 “乡” 分离: “家在异乡” 与 “家乡的异乡化” … 175
五、 两种城市发展逻辑? 碎了一地的 “传统” …………………… 180
外二篇
城市文化空间:从“生存性居住”到“展示性居住” ……… 185
一、 “城市文化空间” 的两种含义与两种城市生长逻辑 ………… 186
二、 胡同改造: 在广告叙事中湮灭的大历史与微历史 …………… 188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文化多样性国际基金”(IFCD)六人项目评审组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出版的专著和译著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平装)二战战史
¥16.9¥45.0 -
民众政府
¥9.5¥25.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走向海洋
¥16.5¥59.8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走向海洋(八品)
¥17.1¥59.8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8.4¥28.0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
¥17.3¥51.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82.9¥97.5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2.4¥19.0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13.2¥38.0 -
决战华东-华东解放战争实录
¥23.2¥45.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6¥32.0 -
中国的战争行为
¥14.7¥42.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的地理枢纽
¥10.6¥16.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6.0¥35.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4.2¥49.0 -
新政治科学
¥9.8¥26.0 -
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
¥36.0¥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