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3303981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4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573303981 ; 978-7-5733-0398-1

内容简介

本书收载了1000多种药材的来源、形态、味性、功能主治等内容,并增加了药材的科属种类和国际统一的拉丁文名称。书中叙述了每种药材的根、茎、枝、叶、花、果的用药部位和采集时间、炮制方法等,以及药材的味性、功能与主治功效、配药方法等内容。

目录

**章植物类药
冰片
肉豆蔻
丁香
白豆蔻
小豆蔻
大豆蔻
草果
竹黄
藏红花
草红花
诃子
毛诃子
余甘子
广酸枣
……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嘎玛群培,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藏医研究所副所长、藏医专家。 1930年出生于西藏尼木县的一个藏医世家。早在17世纪,他的家族中就出现了直贡·次旺旦巴这位著名的藏医学家。前辈们留下的很多珍贵的藏医药学书籍深深影响了嘎玛群培,自小便聪明机智、心地善良、脾气温和的他,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藏医。 1936年,父母把嘎玛群培送到直工寺下辖的寺院,跟着在此当扎巴的叔叔学习藏文。1942年,嘎玛群培正式进入寺院的僧部序列,当年就被选送到羊八井寺,师从著名藏医学家钦绕罗布的优秀弟子、曾管理过藏医学部的教授巴丹坚赞。他开始学习藏医药理论和实践知识,同时临床学习切脉查尿诊断法,以及参与配制藏药仁钦佐太丸,学到了制剂佐太(将水银等金属炮制成粉末)的技术。 1945年至1950年,嘎玛群培在拉萨门孜康(拉萨藏医学院)学习期间,精进勤勉,在院长钦绕罗布及众多藏医学者的指导下,系统学习了以《四部医典》为首的藏医经典著作,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在门孜康工作。 1950年至1959年,嘎玛群培作为药剂师,开始识别原药材,独立完成药物配制、加工炮制工作,同时也诊治病患,积累临床经验。在诊治病人时,不论贫富、不分贵贱,他都事无巨细地询问,认真细致地诊断,为无数病人解除了的痛苦,受到钦绕罗布院长及广大群众的好评。 1964年,嘎玛群培与中国科学院药研所的刘培根教授和藏医院副院长贡嘎平措等一起编写了《藏医院初步调查》。1971年,他参与《西藏常用中草药》的编写工作,负责编写药物的性味、功能、主治、产地等内容。1980年,他参与《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分卷》的编写工作,与益西坚参共同负责编写有关藏药剂学、药理学方面的内容以及药物的配方配剂、贵重药物的加工炮制等内容。在1989年出版的《西藏医院制剂规范》一书中,嘎玛群培负责编写了全部的藏药制剂内容。 1993年,嘎玛群培参与藏药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他与专家益西坚参合写了250多种草药及复方药的标准,其中《国家药典》(1995年)中收载了10种,部族标准中收载了113种,其余都被地方标准收载,为提高藏药质量做出了贡献。 1994年,为了提高藏医医务人员的素质及医疗质量,嘎玛群培与人合写藏医“三基”训练辅导教材,并发表了十多篇优秀论文。他从1972年开始收集、整理藏药学资料,于1993年出版了藏文版的《甘露本草明镜》,这一著作荣获1994年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的1994年第二届中国民族图书展一等奖。 嘎玛群培还担任过中国佛学院副研究员、西藏药学会理事长、西藏常务理事等职务。西藏军区、西藏藏医院、西藏自治区卫生厅、西藏自治区党委曾多次授予其“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嘎玛群培为藏医药事业奋斗了一生,于1999年8月4日病逝,享年68岁。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