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667007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8开
  • 页数:128
  • 出版时间:2023-05-01
  • 条形码:9787559667007 ; 978-7-5596-6700-7

本书特色

一部《作物起源》,也是一部人类文明的进化史(禹田文化出品) ☆ 三年匠心力作,一本制作精美、从创作开始就备受大家期待的人文历史科普绘本。内容严谨活泼,语言精炼生动,绘图形式清新脱俗。 ☆ 全书用50个大跨页的形式,每个页面都充满惊喜,介绍了60多种日常生活中常见又好吃的主食、蔬菜、水果和经济作物的起源和传播故事。 ☆专业的农学史研究者和获奖画家密切合作,以精细写实的绘图加故事讲述的方式,把这些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作物的故事娓娓道来。 ☆ 一本翻开就停不下来的食物好奇心之旅。民以食为天,了解作为食物的多种农作物原来生长在何处,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了我们的餐桌,从中既可学到大量有趣的知识,也可以体会到“全球化”其实早就开始,扩充小读者视野。 ☆ 非常推荐家长和孩子一起亲自共读,让孩子们了解历史,懂得一粥一饭来处不易,半丝半缕物力维艰的道理,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尊重自然,尊重劳动的幼小心灵。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在1880年问世的名著《昆虫记》中写道:“历史赞美把人们引向死亡的战场,却不屑于讲述使人们赖以生存的农田;历史清楚知道皇帝私生子的名字,却不能告诉我们麦子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是人类的愚蠢之处!本书选取了60多种常见的作物,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它们的起源和传播,以及作物背后自然与人的故事,不仅可以让小读者增长知识,了解历史,懂得一粥一饭来处不易,半丝半缕物力维艰的道理,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尊重自然,尊重劳动的幼小心灵。是诚仁者之用心,特此推荐。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曾雄生 民以食为天。日常生活中那些常见又好吃的主食、蔬菜、水果,我们尝过、吃过、爱过,如数家珍。但对它们的起源、传播、功用、典故却知之甚少。专业的农学史研究者和画家密切合作,以绘图加故事讲述的方式,把这些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作物的故事娓娓道来。形式清新脱俗,内容严谨活泼,语言精炼生动,是一本让人拿得起放不下的好书。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科技史博士 罗兴波 蓝色星球上人这个物种,应当敬畏大地、感恩食物,但仅仅抽象地讲还不够,需要具体地了解玉米、小麦、水稻、花生及各种水果和香料的起源与传播。这部精美的作品讲述作为食物的多种植物原来生长在何处,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了我们的餐桌,从中既可学到大量有趣的知识,也可以体会到“全球化”其实早就开始了,远比通常设想的要早。 各大洲人员的友好交往,既促进了人与人的理解,也使大家享受多种美食成为可能。此书做了优秀的博物学文化传播工作,它恰当的形式,迷人的界面,精准的知识呈现等,定会让读者热爱万千植物,以不一样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北京大学教授、博物学文化倡导者 刘华杰

内容简介

旅行中*迷人的事情之一就是在当地的农贸市场中穿梭。市场是一面反映当地文化和传统的镜子,人们在这里相遇、畅谈、议价、尝试新口味、分享新食谱……本书带领我们开启了一场历时12个月的旅行,每个月会到访1个国家的2个菜市场。在这里,你会发现全球各地*正宗的美食,从当地小朋友那里获取各种美食小贴士,学会每个地方*有用的“市场语言”,认识各国不同的货币……

目录

卷首语 作物知多少 一、粮食作物 1. 水稻 2. 小麦 3. 大麦 4. 玉米 5. 高粱 6. 粟 7. 土豆 8. 红薯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文字作者
陈桂权(主编):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现供职于绵阳师范学院民间文化研究中心,研究领域:科技史、民间文化。出版专著《水旱之间:冬水田的历史变迁与技术选择》《身体的气味:隐疾的文化史》,发表论文多篇。
唐靖:中国科学院理学硕士,曾策划、编辑原创畅销绘本“‘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已创作出版《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袁隆平的故事》《冬奥之旅:穿越21座冰雪之城》《时间里的中国:服饰的秘密》等。绘本,翻译出版《看不见的旅行》等20余本科普童书。
芦苇: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曾翻译《看不见的旅行:机械运转的秘密》等多部科普童书。
绘画作者
于洪燕:绘本创作者,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国画专业,现从事插画创作和国画创作。担任绘者的图画书有“中国娃娃” 系列、《巴音布鲁克的孩子》《牧童》《巴图和小马》《老人湖》《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袁隆平的故事》等,即将出版《东京梦华录》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