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022316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00
- 出版时间:2023-07-01
- 条形码:9787100223164 ; 978-7-100-22316-4
本书特色
一个传统行业的兴衰沉浮,一个边缘群体的隐秘日常近代中国转型的历史叙事,往往忽视已经消失的传统行业和参与中的边缘性群体。一则在自觉或不自觉的线性进化史观下,传统社会的各行业被当作“落后的”“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事物,它们的消失似乎是理所当然,先进的现代化行业、技术和工具替代传统行业是一种发展和进步;一则在传统儒家思想体系下,流动不羁的边缘性社会群体既是社会不安定因素,也无法完全被官僚体系掌控,同时这些群体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形成系统文字材料表达自己。 民船航运业和从业的船民正是这样的“前现代”传统行业和高度流动的社会群体。当我们用一句简单的“现代轮船航运取代了传统木船航运”来描绘长江流域的近代转型的时候,历史现实的复杂性被大大简化压缩。《江河行地:近代长江中游的船民与木帆船航运业》一书以深入的研究、细腻的笔法 为我们展现了近代长江中游民传航运的兴衰起伏,从业的船民日常生活、家庭组织和鲜为人知的从业知识。 跟随作者的笔触,我们能看到长江中游的民船业在现代交通的冲击下迅速适应并调整了经营方式,与现代交通互补,依然承担基层支流日常物流交通,并在抗日战争时期成为前线交通主力。船民则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出了基于家族的生活和生产组织,特别是在与政府的互动中不断调整自身,形成丰富多元的文化积淀,水路歌等曾经的生产生活要素的文化载体在今天已经成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容简介
中国木帆船航运业及其从业者——活跃于广阔江河湖海上的船民群体,是促成传统时期全国市场形成和拓展的关键力量,即便是近代以来遭遇轮船业的冲击,其影响力至20世纪中叶犹未消逝。本书聚焦木帆船航运业自18世纪以迄20世纪中叶在长江中游流域的发展,综合利用新发现的船民历史文献和民船业档案,与官方记载、中外调查等史料交相印证,系统考察木帆船航运业在近代跨区域商贸往来中的复杂角色,并重新评价其在战时交通运输中成就的非凡贡献,藉此充实与深化中国近代航运业史和经济史的研究。在此同时,对于船民历史能动性的关怀,亦为本书探索近代长江中游木帆船航运业的核心议题。通过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本书搜集整理船民自身创造的族谱、契约、账簿、水路歌、仪式活动等文献,力图从社会史的视角,微观展陈船民的工资和消费、信仰和技艺、商业活动和社会组织等日常生活面貌,揭示其因应近代时势变幻的主体意识和行动逻辑。借此船民与木帆船航运业研究,本书期冀引发对流动性的、不稳定的劳动群体的关注。
目录
作者简介
陈瑶,1982年生,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厦门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博士,曾为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卓越学科领域计划“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访问学人、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长期致力于明清以来长江中游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曾在中英文期刊发表过20余篇论文,并著有《籴粜之局:清代湘潭的米谷贸易与地方社会》。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安史之乱
¥30.6¥68.0 -
华戎交汇在敦煌
¥29.9¥58.0 -
历史的沸点-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第二卷
¥15.4¥48.0 -
敦煌学新论(增订本)
¥41.8¥68.0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6.9¥49.8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1956:觉醒的世界
¥19.6¥58.0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6.6¥52.0 -
希特勒死后:欧洲战场的最后十天
¥23.0¥68.8 -
法国大革命
¥20.0¥56.0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7.8¥25.0 -
清朝穿越指南
¥15.4¥45.0 -
中国历史:大明王朝三百年
¥21.9¥69.8 -
1688年的全球史
¥28.3¥78.0 -
愤激年代:漫画二战史(1931—1945)
¥19.6¥58.0 -
敦煌旧事
¥20.3¥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