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历史逻辑、动力机制与激励政策研究

包邮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历史逻辑、动力机制与激励政策研究

¥41.8 (6.1折) ?
1星价 ¥41.8
2星价¥41.8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69081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0
  • 出版时间:2023-06-01
  • 条形码:9787509690819 ; 978-7-5096-9081-9

内容简介

新时代持续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属于党的“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相关的方针政策都具有一定的继承与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阶段转型的大环境下,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保障农民权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本书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以经济史视角分析新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与创新问题,以河南省尉氏县理论和实践为例进行深入挖掘梳理,小中见大,为新时代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提供创新性理论解释,探寻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持续优化创新机制与可行路径。

目录

**章 导论 **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理论溯源 二、概念界定 第三节 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土地权能问题的研究 二、关于农地产权制度的研究 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向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概述 二、研究时段选取与分期理由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五节 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一、本书的创新 二、本书的不足 第二章 乡村振兴时代要求及农地产权制度创新内涵 节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要性 一、乡村振兴战略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二、乡村振兴战略是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 三、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脉络 一、乡村振兴的初步探索: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二、乡村振兴的奠基之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构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四、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第三节 乡村振兴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一、如何广泛调动亿万农民参与问题 二、如何破解乡村建设人才匮乏问题 三、如何协调多元主体共同建设问题 四、如何传承与发展乡村文化问题 第四节 新时代下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农产品供给 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三、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第五节 农地产权制度与乡村振兴的辩证关系 一、中国 特色的土地制度 二、农地产权制度与乡村振兴的辩证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发展及案例分析 节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历程 一、两权合于农民(1948~1954年) 二、两权合于集体(1955~1981年) 三、两权分置(1982~2013年) 四、三权分置(2014年至今) 第二节 三权分置农地产权制度现状 一、土地流转现状 二、土地利用率现状 第三节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典型模式与案例分析 一、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典型模式 二、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模式的比较分析 三、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典型案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权分置制度探索——以河南省尉氏县为例 节 尉氏县两权分置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联产到组责任制的演进特征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及 三、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产权界定 第二节 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一、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内容完整化 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期限长久化 三、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性质物权化 四、两权分置与农村土地产权边界 第三节 尉氏县两权分置农地产权制度实践与绩效 一、两权分置农地产权制度实践 二、两权分置农地产权制度绩效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权分置制度探索——以河南省尉氏县为例 节 新一轮农村土地产权变革与三权分置 一、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分置的制度创新 二、三权分置:维护所有权、保障承包权、放活经营权 第二节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一、延长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的现实意义 二、重构集体所有制下的农地产权结构 第三节 农地三权分置历史意义和制度优化 一、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历史地位及其评价 二、尉氏县三权分置制度创新与优化 第四节 “三权分置”运行机制实践探索 一、尉氏县农地流转情况的实践探索 二、开封市耕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地流转实践案例 三、开封市七彩虹农业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农地流转实践案例 四、尉氏县欣富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农地流转实践案例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持续推进农地产权制度变革的创新选择 节 尉氏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的困境及产生的影响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的困境分析 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的创新路径选择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发展理念创新 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运行环境创新 三、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路径选择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英杰,1976年1月出生,河南尉氏县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博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现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史、人的行为和制度经济学。发表文章多篇,著作1部,参编著作2部,参与课题多项。为军转干部讲授《经济学》,为企业讲授《邓小平理论》,用所学经济学知识服务社会大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