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2151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71
- 出版时间:2023-09-01
- 条形码:9787522721514 ; 978-7-5227-2151-4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东方杂志》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为切入点,详细考察了该杂志从创刊到20世纪20年代自身在办刊宗旨、文化追求、精神启蒙方面的转型,以及它在中西文化论争、现代文化建设、新文学发展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文化转型轨迹和风貌。本书通过对《东方杂志》所呈现的中国文化从20世纪初至五四时期的演变历程和原生态风貌考察,深入探究了中国文化在政治变革与新旧文化思想冲突中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轨迹及经验启示。本书将《东方杂志》看作20世纪初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指示器和生动缩影,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回望历史、总结经验、展望未来,以求获得对于现阶段中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启示。
目录
绪论
**章 与时俱进的《东方杂志》
一 办刊宗旨的变迁
二 由选报向现代杂志的转型
第二章 由政治型向文化型转化
一 民主法制思想的传扬
二 科学知识的传播
三 现代思想的引入
四 传统文化的现代阐发
第三章 由物质救国向精神救国的转型
一 精神救国论的提出
二 个人主义思想的宣扬
三 伦理道德的关注
第四章 中西文化论争与中国文化转型
一 《东方杂志》与《新青年》的文化论争
二 论争对文化转型的意义
三 《东方杂志》的再转型
第五章 中国现代文化的扎实推动者
一 探讨五四后中国新文化的发展路径
二 出版“东方文库”,总结新文化的发展历程
三 打造文化传播的公共平台
第六章 《东方杂志〉与20世纪初中国文学的转型
一 文学语言从文言向白话转化
二 从钟情小说到文体的多样化
三 从侦探言情到人的文学的转化
四 推动中国文学批评学的建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勇(1970- ),男,河北新乐人。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南开大学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学和报刊杂志研究。2000年以来,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与现代中国文学》《顽固非尽守旧也——晚年林纾的困惑与坚守》(合著),编著《公兰谷文集》《现代中国文学的民族性建构》等多部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教育BU人文社科项目1项,参与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厅重大项目1项。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她们
¥16.0¥46.8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5.4¥3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2¥26.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门
¥14.4¥42.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到山中去
¥9.1¥30.0 -
随想录-版本摭谈
¥17.3¥65.0 -
浮生六记
¥10.0¥36.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