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807653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72
  • 出版时间:2023-09-01
  • 条形码:9787108076533 ; 978-7-108-07653-3

本书特色

韩愈古文是中华文教的核心载体,影响持续千年之久,其所涵育建构的超越家族血缘、身份等级的“同道中国”理想,是走向世界的中国人需要认真对待和反思的中华文明精神遗产。 韩愈古文亦是唐代文化创造的一个缩影,它有继承六艺之文、百家之编与回应佛老挑战的“大进大出”,也展现了“文起八代之衰”的“大开大合”。品读韩文,既要理解其纵横古今的开阔,又要体会其如何回应时代课题、自树立不因循的深刻独创。 古人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韩愈则塑造了士人的所思、所行与所言。其所建构的“文道观”,将中华道统的统一与“文”的多样性相融合,这是唐朝这个开放融合时代对中华文明的精神再造,不仅绵延后世,也将启迪未来。 ——刘 宁

内容简介

本书以贯通中国文章史、思想史的视野,对韩愈通过“文教”传统在中国思想史和中华文明史上的重大贡献,做出了独到而深入的发明,从成体之功、造语之力、文道追求三个主要角度,全面探讨了韩愈古文在文体、文法、语言、观念上的新创,以及这些创新与其儒学复兴思考的深层联系,揭示了韩愈古文深邃丰富的思想世界。 书中详细讨论了韩愈追求拟圣、追寻定名、讲求开放师道、推重天性忠诚等思想特质与其古文成体之功的深层关联,分析了其语言创新所体现的激进追求与超越力量,同时深入探究了韩愈对“文道观”的全新建构。这些观点不仅激活了韩愈的思想能量,也光大了唐代在中国的精神传统和思想史上的启示性地位,并对“唐宋变革说”提出了新的回应和解说。

目录

导论 百代文宗、千年立法韩愈古文建构精神传统 “天下公言”:重建儒学普遍性 儒家伦理:绝对信念和内在责任 缔造“同道中国” 重视“诗文”对理解中华文明的意义 上编:成体 **章 拟圣精神 一、古文不是“家言” 二、古文的“拟圣”追求 三、古文理论与儒家修养思想 第二章 追寻“定名” 一、 “五原”文体创新:“正名”走向“定名” 二、韩碑之变:对才性品评的疏离 附论:形名学对中古文体观念的影响 第三章 开放的师道 一、《师说》:唯自尊者能尊师国学学官经历的影响 “师其人”与“明其理” 第四章 天性忠诚 一、“双忠”的“天性忠诚” 二、《南霁云庙碑》的文体与忠臣思考 三、《毛颖传》中的忠臣 四、杜甫的“恋阙”之情 第五章 屈骚之变 一、 “抑遏蔽掩”:韩文改变屈骚旋律 二、杜诗改变屈骚艺术 三、柳宗元倾心屈骚及其心曲 中编 造语 第六章 语言激变 一、激进的“务反近体”为何“务反近体”:骈文的思想性格三、韩碑“造句之奇” 第七章 伟辞中的身体力量 一、惊心动魄的动作语 二、《论佛骨表》崇儒排佛思想的身体关切 三、狠重之美 下编 明道 第八章 “文质论”在汉唐间的流行 ——从“文质”到“文道”(上) 一、中古“文质论”的渊源与旨趣 二、“质文相救”与李白《古风》其一 三、“文质论”与中唐《春秋》学 四、中唐《春秋》义例学与“文质论” 第九章 韩愈建构“文道观” ——从“文质”到“文道”(下) 一、二十世纪文道观阐释的曲折历程 二、韩愈“文道观”的“主体自觉” 三、韩愈“文道观”的“中国自觉” 余论 “同道中国”的文明意义韩愈为唐宋八家之首:“同道”对“同理”的意义 “唐宋变革说”的启发与局限 “同道中国”与中华文明 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主要从事唐宋诗文与学术思想史研究,著有《唐宋诗学与诗教》《汉语思想的文体形式》《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等,译著《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主编《诗者天地心:当代诗词名家讲诗词》,在海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