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7320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6
- 出版时间:2023-09-01
- 条形码:9787520732031 ; 978-7-5207-3203-1
内容简介
本书将陈映真置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中,乃至现代中国的现代性追求的历史中,从历时性的角度对陈映真自上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这30年间的思想结构、身份的演变轨迹及其与创作、批判实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梳理与研究。
目录
序言
绪论 / 001
**章 陈映真与批判知识分子的主体身份 / 013
**节 “知识分子”的身份与彻底的批判性 / 015
第二节 永远的革命者——“鲁迅左翼”与陈映真的批判意识 / 025
第三节 陈映真的批判视野、身份认同与“中间物”意识 / 033
第二章 青年陈映真的写作与左翼身份(1959—1965) / 041
**节 青年陈映真左翼身份的建构与文学写作 / 044
第二节 宗教与性:左翼身份的内在张力 / 063
第三章 青年陈映真的写作与民族身份 / 089
**节 陈映真民族身份的建构 / 092
第二节 “孤儿”和“候鸟”——陈映真民族身份书写的多重折射 / 103
第三节 左翼身份与民族身份的勾连 / 109
第四章 风格、题材与文体——陈映真身份认同的嬗变(1966—1978) / 117
**节 困惑的解决——“文革”与陈映真的思想结构与身份认同 / 120
第二节 陈映真小说的风格类型 / 129
第三节 亲美反共之批判——题材的拓展与深化 / 148
第四节 从现代主义批判到乡土文学论战 / 167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陈映真的身份认同与批判实践 / 181
**节 重构的“中间物”意识与批判实践 / 184
第二节 “第三世界”的视野和理想主义的重构 / 202
第三节 民族身份认同的重构与再出发 / 230
结语 / 257
参考文献 / 266
附录 陈映真创作年表 / 276
后记 / 280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蔡伟保,文学博士,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现为安庆师范大学教师。有《“第三世界”视野和理想主义的重构——论陈映真1979年之后的批判实践》《陈映真1966—1978年创作之嬗变及想象中的“文革”》《陈映真早期创作的精神困境与“中间物”意识》《陈映真1979年之后民族身份认同的重构与再出发》等论文发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她们
¥16.0¥46.8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5.4¥3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2¥26.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门
¥14.4¥42.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到山中去
¥9.1¥30.0 -
随想录-版本摭谈
¥17.3¥65.0 -
浮生六记
¥10.0¥36.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