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与涌现:智能传播时代的新媒介、新关系、新生存

智能与涌现:智能传播时代的新媒介、新关系、新生存

1星价 ¥51.4 (6.5折)
2星价¥51.4 定价¥7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146320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4
  • 出版时间:2023-10-01
  • 条形码:9787121463204 ; 978-7-121-46320-4

本书特色

* 如果你是考研人,你可以从这本书中学习到传播学的必要知识,了解人工智能对传播学的影响和挑战,为你的考试和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 如果你是人工智能从业者或爱好者,你可以从这本书中了解到人工智能在传播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思考人工智能对传播关系和人机关系的变化和影响,为你的工作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启示。 * 如果你是普通读者,你可以从这本书中感受到智能传播的趣味和魅力,认识到人工智能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和意义,为你的生活和未来提供有趣的思考。

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的发展,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智能传播时代。智能传播是人工智能技术与传播这两大系统的融合,也是人与机器两大系统的融合,但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会形成很多原有系统不存在的“涌现性”,呈现出全新而繁杂的传播图景、传播机理。本书从智能传播时代媒介的新表现形态及影响、媒介内容生产的新机制、人与机器的新关系、人的新生存状态等视角,对这种涌现性进行探究。无论是传媒从业者、学者、研究者,还是对智能传播时代感兴趣的读者,都能从本书中获得启发和思考。

目录

第1章智能传播时代的到来 1.1智能传播及其本质特征 1.2智能传播中的新媒介 1.2.1万物皆媒的媒介景观 1.2.2成为媒介的算法与数据 1.2.3成为“人肉终端”的人 1.3智能传播建构的新人机关系 1.3.1智能传播中三种重要的人机关系模式 1.3.2人机关系下人的角色调适 1.4智能传播背景下的新生存 1.5涌现:人工智能与传播的融合将走向何方 第2章智能传播时代的内容产业变革 2.1智媒化:涌动的新技术浪潮 2.1.1智媒来临:万物皆媒、人机共生、共同演化 2.1.2新闻 机器:五种新模式 2.1.3智媒生态:无边界重构 2.1.4人机博弈:以何为本 2.2智媒趋势下内容生产中的人机关系 2.2.1人机协同:智能化内容生产的常态机制 2.2.2各守一端:内容生产中机器与人的不同能力偏向 2.2.3谁主沉浮:人机关系中的“主”与“从” 2.3智能传播时代的新内容革命 2.3.1内容生产2.0:一场智能化驱动的底层革命 2.3.2内容分发2.0:用算法寻求“落点” 2.3.3内容消费2.0:个性化与社交化交织,消费与生产一体 2.3.4平台:决定内容生态的关键 2.3.5市场重构与关系重构:内容变革的深层影响 2.3.6伦理考察与权力约束:内容产业智能应用风险的防范 第3章智能传播时代算法对人的形塑 3.1算法将如何改变我们 3.1.1算法对生存的影响 3.1.2作为媒介的算法建构的认知 3.1.3作为媒介的算法建构的关系 3.1.4算法对共同体的强化或促成 3.1.5算法权力及其约束 3.2算法社会的“囚徒”风险 3.2.1人的认知、判断与决策是否会受制于算法? 3.2.2人的社会位置是否会被算法禁锢? 3.2.3人的劳动是否会被算法隐性控制? 3.2.4算法社会对人的监控会强化吗? 3.3“与算法共存”背景下的算法素养 3.3.1算法素养:媒介素养发展的新阶段 3.3.2算法开发者的算法素养 3.3.3算法使用者的算法素养 第4章智能传播中的人机关系及新生存图景 4.1数据化生存:被机器量化与外化的人与人生 4.1.1从“数字化生存”到“数据化生存” 4.1.2正在被“全息”数据化的人 4.1.3数据化如何影响人的生存? 4.2“赛博格化”生存:人机一体的“后人类”生存 4.2.1智能趋势、赛博格与后人类 4.2.2智能设备促进的赛博格化 4.2.3人的虚拟实体化与元件化 4.2.4虚拟空间中并没消失的“具身性” 4.3艺术化生存:人机协同的AIGC与新的生存走向 4.3.1艺术创作渗透的日常空间与平民的“艺术化生存” 4.3.2走向虚构化的视觉空间与幻象化的人 4.4人机交流:人机共存空间中的新交流 4.4.1正在形成的人机共存空间与人机交流 4.4.2为什么人类需要人机交流? 4.4.3人机交流能否达成有效“交流”? 4.4.4人机交流中机器对人的反射与驯化 4.4.5人机交流如何影响交流的未来走向? 第5章元宇宙构想下的未来生存 5.1元宇宙构想中的空间与身体 5.1.1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新关系 5.1.2虚拟空间中现实身体的凸显 5.1.3虚拟空间中虚拟身体的两种走向 5.2元宇宙之路的近虑与远忧 5.2.1元宇宙应用将如何争夺有限的“生理带宽”? 5.2.2元宇宙社交能否兼顾连接与反连接的需求? 5.2.3人能否与数字化身长期共存? 5.2.4沉浸式体验是否会成为元宇宙“黑洞”? 结语:从涌现的智能传播到不确定的人机文明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彭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兼有计算机与新闻传播学专业双重学科背景,1997年开始从事网络传播的教学与研究,对网络传播的发展过程有着透彻的理解,参与过大量的网络传播实践研讨,是我国*早从事网络传播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学者之一。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先后出版《中国网络媒体的**个十年》《网络传播学》《网络传播概论》《数字媒体传播概论》《社会化媒体》等10余部专著或教材。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