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252020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16
- 出版时间:2023-09-01
- 条形码:9787522520209 ; 978-7-5225-2020-9
内容简介
我必须重新认识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 “避居斗室,苦读群书,遐想中国文化的过去与未来,在台湾一片’去中国化’的呼声之中,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也正如孔子所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就这样,中国文化成了我的精神家园。” 本书为台湾学者吕正惠重新认识中国、思考中华文明的结晶之一。他将唐宋文学放入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里进行重新评估,突出唐宋文明为中华文明提供了第二批的文化经典,书中三辑共18篇论文,提出了不少耳目一新的见解。如:韩愈的《师说》的重要性不减于《原道》,打破了魏晋以来门阀士族为中心的思考模式,确立了由庶族士人担当起师道学统的理据,在文化史上具有摧陷廓清之功。宋诗有宋诗的世界,有资格跟唐诗比肩,取材和形式都比宋词更广阔、丰富,是*能代表宋代文学的,不应该被唐诗和宋词夹杀。在重估唐宋文学成就之大要的过程中,更可见中华文明之吸纳融汇、生生不息、延绵不绝的特质。
目录
作者简介
吕正惠,1948年生,台湾嘉义人。台湾大学文学硕士,东吴大学文学博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员,历任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唐宋文学、台湾现代文学。2006年起担任台湾人间出版社发行人。著有《诗圣杜甫》《第二个经典时代》《抒情传统与政治现实》《战后台湾文学经验》《楚辞——泽畔的悲歌》《写在人间》《CD流浪记》(以上简体字版),以及《台湾文学研究自省录》等。 主编简介: 徐秀慧,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任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台湾文学所所长、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国丁玲研究会理事、台湾夏潮联合会副会长。著有《战后初期台湾的文化场域与文学思潮(1945—1949)》《跨际的台湾文学研究——乡土、左翼与现代性的反思》《光复变 奏——战后初期台湾文学思潮的转折期》。
-
她们
¥16.0¥46.8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1¥15.0 -
到山中去
¥9.1¥30.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人间烟火收藏夹
¥42.3¥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