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戏剧理念、实验和教育——纪念熊佛西12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ISBN:978710405265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341页
- 出版时间:2023-02-01
- 条形码:9787104052654 ; 978-7-104-05265-4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熊佛西戏剧理论研究、熊佛西戏剧创作与演出研究、熊佛西戏剧教育研究、熊佛西定县戏剧实验研究和熊佛西生平、地位与成就研究四部分。近三十万字内容。关于熊佛西报道及研究文章,早在1928年就已开始,但研究总体薄弱、乏力,迄今为止亦只有70余篇研究论文。该书研究论文无论在新的资料发掘、研究领域的扩展、研究视角的开辟、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更新乃至研究结论上都有创获,无论是研究的广度还是研究的深度都有不同程度地加强,实现了通过办会来推动熊佛西研究再发力的会议宗旨,代表了熊佛西研究的新高度。
目录
作者简介
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话剧研究中心成立于2020年5月,本中心共有1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包括丁罗男、杨扬、汤逸佩、陈军等知名话剧研究专家。 本中心拥有深厚的学术传统,早在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上海戏剧学院前身)时期,中国现代著名戏剧家洪深、欧阳予倩、熊佛西、曹禺、李健吾、陈白尘、杨村彬、吴仞之、黄佐临、余上沅等曾先后来校执教。20世纪50年代,赵铭彝、魏照风、顾仲彝、柏彬等教授在国内率先创建中国话剧史教研室,开设相关课程并编写中国话剧史教材。20世纪80年代以后,丁罗男、曹树钧、汤逸佩等教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中国话剧研究上开拓创新,使上海戏剧学院成为中国话剧研究的重要阵地。 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话剧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在中国话剧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当代戏剧批评方面取得一定的实绩,其特色是:突出艺术院校跨学科研究特色,关注舞台演出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将剧作家创作、导表演演出和观众接受(含评论)纳入审视范围,构建综合性、立体化的戏剧研究格局。团队整体实力和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到山中去
¥9.1¥30.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6.1¥29.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20.6¥32.0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