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66111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42
- 出版时间:2023-08-01
- 条形码:9787567661110 ; 978-7-5676-6111-0
内容简介
晋东南地区的上党梆子作为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发展历史,从原来的“土戏”到如今的上党梆子,取得极大的发展变化。
本书结合上党梆子传统舞台题壁及目前上党梆子演出情况,对上党梆子传统戏的继承、发展进行分析。同时对上党梆子20世纪以来演出的新编历史剧、现代戏进行梳理,并分析了上党梆子演出面临的困境。
上党梆子作为地方剧种,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可以为其他地方剧种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启示借鉴作用。
目录
"目 录
绪 论 001
**章 慷慨激昂的上党梆子传统戏 014
**节 从舞台题壁看上党梆子传统戏 014
第二节 上党梆子传统戏演出风格及原因探析 025
第三节 发展与创新——适应新的审美需求 034
第四节 从“宫调泰斗”赵清海看上党梆子传统戏 045
第五节 从《三关排宴》经典化看上党梆子传统戏发展 055
小 结 对传统戏整理改编思想性、艺术性、舞台性的思考 064
第二章 与时代共鸣的上党梆子新编历史剧 067
**节 上党梆子历史剧内容梳理 067
第二节 与时代共鸣的美学品格和审美体现 073
第三节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统一 082
第四节 从《千秋长平》看上党梆子历史剧创作 086
小 结 对上党梆子新编历史剧的思考 092
第三章 现代化进程的上党梆子现代戏 097
**节 上党梆子现代戏范围界定 097
第二节 上党梆子现代戏探索期 099
第三节 上党梆子现代戏发展期 107
第四节 上党梆子现代戏完善期 112
第五节 上党梆子《太行娘亲》的现代性启示 116
小 结 上党梆子现代戏的现代化探索 121
第四章 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与上党梆子剧目发展 125
**节 “声腔改革的里程碑”张爱珍 126
第二节 “梅花伉俪”与上党梆子三部大戏 134
第三节 “太行山中的腊梅”陈素琴 142
小 结 “因人设戏”对上党梆子剧目的推动 151
第五章 从上党梆子剧目看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地方戏创作 153
**节 地域文化内涵解读 153
第二节 地方戏曲与地域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融合 155
第三节 地方方言影响下的地方戏创作 163
第四节 饮食、婚礼习俗、民间信仰影响下的地方戏创作 167
第五节 从《长江支队》看南北地域文化差异 173
小 结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地方戏 180
第六章 上党梆子剧目面临困境及对策研究 182
**节 上党梆子剧目面临困境分析 182
第二节 上党梆子剧目遭遇困境原因探析 185
第三节 突破困境的出路 188
小 结 196
参考文献 199
附 录 207
后 记 241"
绪 论 001
**章 慷慨激昂的上党梆子传统戏 014
**节 从舞台题壁看上党梆子传统戏 014
第二节 上党梆子传统戏演出风格及原因探析 025
第三节 发展与创新——适应新的审美需求 034
第四节 从“宫调泰斗”赵清海看上党梆子传统戏 045
第五节 从《三关排宴》经典化看上党梆子传统戏发展 055
小 结 对传统戏整理改编思想性、艺术性、舞台性的思考 064
第二章 与时代共鸣的上党梆子新编历史剧 067
**节 上党梆子历史剧内容梳理 067
第二节 与时代共鸣的美学品格和审美体现 073
第三节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统一 082
第四节 从《千秋长平》看上党梆子历史剧创作 086
小 结 对上党梆子新编历史剧的思考 092
第三章 现代化进程的上党梆子现代戏 097
**节 上党梆子现代戏范围界定 097
第二节 上党梆子现代戏探索期 099
第三节 上党梆子现代戏发展期 107
第四节 上党梆子现代戏完善期 112
第五节 上党梆子《太行娘亲》的现代性启示 116
小 结 上党梆子现代戏的现代化探索 121
第四章 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与上党梆子剧目发展 125
**节 “声腔改革的里程碑”张爱珍 126
第二节 “梅花伉俪”与上党梆子三部大戏 134
第三节 “太行山中的腊梅”陈素琴 142
小 结 “因人设戏”对上党梆子剧目的推动 151
第五章 从上党梆子剧目看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地方戏创作 153
**节 地域文化内涵解读 153
第二节 地方戏曲与地域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融合 155
第三节 地方方言影响下的地方戏创作 163
第四节 饮食、婚礼习俗、民间信仰影响下的地方戏创作 167
第五节 从《长江支队》看南北地域文化差异 173
小 结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地方戏 180
第六章 上党梆子剧目面临困境及对策研究 182
**节 上党梆子剧目面临困境分析 182
第二节 上党梆子剧目遭遇困境原因探析 185
第三节 突破困境的出路 188
小 结 196
参考文献 199
附 录 207
后 记 241"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庞雅心,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博士,安庆师范大学黄梅剧艺术学院教师。创作的电影剧本《李时珍》《巾帼英雄梁红玉》先后入选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扶持青年优秀电影剧作计划”。多篇论文发表于核心刊物,论文《寰宇竞争,专心用功——富连成武戏价值管窥》获“富连成戏曲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三等奖。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15.9¥49.8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随园食单
¥9.1¥30.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当你老了
¥9.1¥30.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我在史铁生
¥12.5¥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4.3¥68.0 -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经典·东坡·词
¥21.4¥68.0 -
到山中去
¥10.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