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影响异质性研究

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影响异质性研究

1星价 ¥49.6 (8.0折)
2星价¥49.6 定价¥6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851403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27
  • 出版时间:2023-10-01
  • 条形码:9787521851403 ; 978-7-5218-5140-3

内容简介

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异地居住超过一定时间的人口,跨省、长时间、家庭化是我国人口流动的三大特征或趋势,与之伴随的是流动人口对流入地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地方政府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关键主体,在公共服务供给中“重”户籍人口而相对“轻”流动人口,用于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人均公共服务支出存在较大差异,即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的影响程度存在异质性,因此流动人口对流入地公共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也是相关政策持续关注的重点问题。本书围绕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的影响异质性展开,在梳理流动人口界定和统计、已有相关研究基础上,运用经济学、财政学、政治学、人口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从行为视角和政府间关系视角,分析了这种影响异质性背后的理论基础及原因。本书从预算决策机制、流动人口相关公共服务、政府间公共服务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三个方面探讨了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影响异质性的政策和制度背景。在理论分析和政策制度背景探讨基础上,本书运用人口普查、抽样调查调查及其他相关数据,从省区市、地市州、县市区不同维度,论证了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影响异质性的存在性、测算了不同情况下异质性的具体程度,并比较了由支出类别、流动人口特征、地区、支出归属的政府行政层级等的不同所带来的异质性程度的差异。本书也以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为例,基于实证分析,进行了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对公共服务支出影响异质性的因果及机理分析。*后,本书总结了相关研究结论,并从体制机制设计及完善,政策制定、执行及完善两大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及说明
1.3 研究内容、逻辑及研究方法
1.4 本书创新及不足之处
第2章 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对公共服务支出影响异质性相关文献综述
2.1 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对流人、流出地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影响异质性
2.2 地方政府安排公共财政支出对流动人口差别化对待
2.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仍难以消除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差异化
2.4 流动人口对公共服务支出影响异质性间接测算: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
2.5 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对公共服务支出影响异质性直接测算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相关基础理论及分析
3.1 行为视角下的影响异质性:公共服务的流动人口需求与地方政府供给
3.2 影响异质性与财政职能、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理论
3.3 影响异质性程度的差异性分析:行政层级、支出类别、地区与流动人口特征
3.4 支撑本书实证分析的五个命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影响异质性——政策和制度背景
4.1 预算决策机制与流动人口
4.2 从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完善审视其与户籍人口的差异
4.3 公共服务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政府间划分与流动人口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影响异质性——省级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
5.1 引言
5.2 变量、数据及方法说明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影响异质性程度测算及比较——市区县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
6.1 引言
6.2 地级市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
6.3 市辖区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
6.4 县(市)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
6.5 不同层面数据实证分析结果的综合对比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影响异质性因果及机理分析——以教育医疗社保公共服务为例
7.1 引言
7.2 回归方法模型及变量说明
7.3 县(市)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
7.4 市辖区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相关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赵斌,1990年5月生,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财政理论与政策,发表核心期刊文章20余篇,多篇报告获得中央领导和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