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022587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32
- 出版时间:2023-10-01
- 条形码:9787100225878 ; 978-7-100-22587-8
本书特色
一本关于当代中国散文理论流变研究的学术著作散文是一种没有蒙面之物的文体。从老一辈的“说真话”和“真情实感”到新散文的“在场”“诗性”与“审美”,这些理论的关键词都可以视为经验性的指向。然而就像书中描述的那样,说真话并不简单,散文如何避免虚构而充满艺术想象力?刘军企慕的是一种“体大而虑周”的“大散文”写作,和一种“思深而意远”的散文批评。 ——河南大学教授 耿占春长期以来,刘军积极介入散文创作现场和前沿,写了大量散文评论,其对散文的执着和坚守的姿态,令人敬佩。这本理论专著,对四十年来散文理论与观念演变做出了清晰的梳理和学理上的阐释,无论在命题的展开、材料的收集整理、理论的提升等方面,都富于原创性和探索性,有许多真知灼见,体现出自由开放的现代散文研究视野。 ——广州大学教授 陈剑晖1.本书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史料与理论探索并重。 2.本书着力于对当代散文理论流变的梳理考辨,既有宏观考察,又有个案分析,在研究他人散文理论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身对散文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新时期散文理论流变研究的学术专著,内容涵盖了当代散文理论艰难的探索及散文观念变动的历程,对于四十年来散文理论与观念的契合与外溢做出了基于学理的勾勒,同时厘清了散文研究与散文理论之间的阙域。全书将当代散文理论演变的脉络切分为1980年代、1990年代、21世纪以来这三个历史阶段,分别梳理并审视了每个历史阶段重要的理论热点、观念变化及话语争鸣,在尊重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基础上,对这些理论话题给予了理性审视和相应的剖析,以此完成对新时期以来散文理论流变曲线的锚定与钩沉。
目录
作者简介
刘军,男,1973年生,河南省商城县人,文学博士,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致力于当代小说散文评论工作,有相关研究论文及评论文章刊发于《小说评论》《当代作家评论》《当代文坛》《文学自由谈》《光明日报》等报刊。出版有专著《多元叙事与中原写作》《新世纪散文观察》以及散文集《城与乡》。曾获第二届杜甫文学奖、第六届河南省政府优秀艺术成果奖。曾任三毛散文奖、丰子恺散文奖、孙犁散文奖的评委。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到山中去
¥9.1¥30.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6.1¥29.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20.6¥32.0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