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证人(不发当当)

包邮时间证人(不发当当)

¥103.0 (5.2折) ?
1星价 ¥103.0
2星价¥103.0 定价¥1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473134
  • 装帧:平装-锁线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7
  • 出版时间:2023-11-01
  • 条形码:9787559473134 ; 978-7-5594-7313-4

本书特色

★ 这是一本由南京籍摄影艺术家、南京籍著名书籍设计师、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多年后,历时8年登门拍摄幸存者、采访口述、举办展览、撰稿设计共同完成的作品集,是迄今唯一一部以幸存者肖像和群像纪念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珍贵摄影集。本书80幅肖像摄影以极高的艺术水准和历史价值,被中国美术馆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藏。

★ 每位战争幸存者的人生,都是一部厚重的历史。80位幸存者,80种死里逃生、被战争改写的人生。
86年前,1937,南京,无法抹去的凛冽寒冬——
幸存者王恒在日本兵往死里打父亲时,因为不敢回一下头,一生愧恨;
谢桂英童年被日本兵侵犯,直到84年后才崩溃诉说;
岑洪桂兄妹眼睁睁看着3岁的小弟哭着被日军锁在房内,在烈焰中活活烧死;
陈桂香参加各种纪念活动,是为南京,也是为了奶奶,1937年,年幼的她被奶奶从日本兵手上救下来,奶奶却被开枪打死;
徐家庆被命运眷顾,12岁的他走在南京街头,面对分成两路的人流,他选择的那条路让他幸存下来,另一路人被推进滚滚长江;
陈文英每次回忆对她*亲却惨死的三姐,都会泪流不止、不停抽搐;
雕塑《*后一滴奶》原型常志强会一个人悄悄去纪念馆,在母亲和小弟的雕塑前,默然站上许久;
郑锦阳的家族绵延了200多年,在那座200多年的祖宅里,她的亲人一一遇害,遇害的位置和姿势她至死难忘;
南京秦淮花灯手艺人贺孝和8岁时被人从防空洞救出来,满身血污,他也因此一辈子饱受精神分裂症的折磨;
夏淑琴和夏淑芸姐妹在家人尸体旁,靠着污水和一点锅巴活了14天,对于曾经的苦难,姐姐面向世界大声诉说,誓要日本道歉,妹妹把过往封存心底,至今无法面对;
“猫奴奶奶”王素明把失去父亲的痛都化成了对身边人无私的爱,她的脸上写满了人类的慈悲与良善;
李如富含泪闭上双眼的肖像在展览中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
金同和80多年从未搬离父亲遇害的那个家,他不想彻底失去,更不愿忘记;★ 这是一本由南京籍摄影艺术家、南京籍著名书籍设计师、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多年后,历时8年登门拍摄幸存者、采访口述、举办展览、撰稿设计共同完成的作品集,是迄今唯一一部以幸存者肖像和群像纪念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珍贵摄影集。本书80幅肖像摄影以极高的艺术水准和历史价值,被中国美术馆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藏。 ★ 每位战争幸存者的人生,都是一部厚重的历史。80位幸存者,80种死里逃生、被战争改写的人生。 86年前,1937,南京,无法抹去的凛冽寒冬——幸存者王恒在日本兵往死里打父亲时,因为不敢回一下头,一生愧恨; 谢桂英童年被日本兵侵犯,直到84年后才崩溃诉说; 岑洪桂兄妹眼睁睁看着3岁的小弟哭着被日军锁在房内,在烈焰中活活烧死; 陈桂香参加各种纪念活动,是为南京,也是为了奶奶,1937年,年幼的她被奶奶从日本兵手上救下来,奶奶却被开枪打死; 徐家庆被命运眷顾,12岁的他走在南京街头,面对分成两路的人流,他选择的那条路让他幸存下来,另一路人被推进滚滚长江; 陈文英每次回忆对她*亲却惨死的三姐,都会泪流不止、不停抽搐; 雕塑《*后一滴奶》原型常志强会一个人悄悄去纪念馆,在母亲和小弟的雕塑前,默然站上许久; 郑锦阳的家族绵延了200多年,在那座200多年的祖宅里,她的亲人一一遇害,遇害的位置和姿势她至死难忘; 南京秦淮花灯手艺人贺孝和8岁时被人从防空洞救出来,满身血污,他也因此一辈子饱受精神分裂症的折磨; 夏淑琴和夏淑芸姐妹在家人尸体旁,靠着污水和一点锅巴活了14天,对于曾经的苦难,姐姐面向世界大声诉说,誓要日本道歉,妹妹把过往封存心底,至今无法面对; “猫奴奶奶”王素明把失去父亲的痛都化成了对身边人无私的爱,她的脸上写满了人类的慈悲与良善; 李如富含泪闭上双眼的肖像在展览中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 金同和80多年从未搬离父亲遇害的那个家,他不想彻底失去,更不愿忘记; 刘贵祥父亲是消防队长,文武双全,父亲不愿鸳鸯剑被抢,被日本兵一枪杀害。“如果我父亲还在,我不但会有文化,还能跟他学一身本事。” 王津一辈子都特别努力,父亲被杀害,她把仇恨化为一股倔强的意志,不能为父亲报仇,但可以为他争光; 祝再强在1937年跑反时,目睹过同胞尸横遍野的景象,成年后,他穿上军装,奔赴朝鲜战场;…… ★ 南京籍摄影艺术家速加,奔波5年拍摄,同名艺术肖像展获得社会热烈反响;以摄影家和南京同胞视角,留下80段质朴无琢的在场“摄影手记”——上门拍摄采访马秀英时,她正在逗弄自己养的小鸟,豁达的老太太闲暇时还会给自己来上一根烟。我立刻想到了我的奶奶,她的原名叫马凤英。我的奶奶在南京城破之际逃了出去,而眼前的马秀英则跟着母亲在满是尸体的路上,踩着交融的血水和雪水逃进了难民收容所。 现场除了她的痛哭声,没有一丝声响。没有人上前打扰她,大家都希望她这样能好受些,哪怕只是暂时的。 黄卓珍有一张照片,照片里,她穿着白色老式罩衫端坐着,很精神,而此时她已躺在床上昏睡不能自理了。 见到黄刘氏那天,倚靠在躺椅上的她忽然坐直了身体,用手托着下巴,凝望着前方。 我或许剥夺了李如富老人一生*后的一次请求。在拍摄时,坐在轮椅上始终沉默的李如富缓缓把手放在嘴边。“老头想抽烟了。”李老的儿子说。“保重身体还是不要抽吧!”我武断地阻止了,并按下了快门。当时,老人含泪闭着双眼,回忆起了过往。在《时间证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艺术肖像摄影展》上,李如富的这张肖像吸引了许多参观者驻足,但老人已在展览开幕前3 周去世了。对不起!一个一辈子承受着南京大屠杀伤害的老人,一支小小的香烟对他的伤害又算什么呢!…… ★ 本书由南京籍著名书籍设计师速泰熙先生全书设计,平实锁线装帧呈现本书质朴与厚重,顶级涂艺纸呈现肖像光影层次。书籍设计师在图像和文字间建立艺术和历史的留白,让读者感知沉默与呐喊、悲愤与希望交融的复杂情感。特邀幸存者后代黄兴华先生题写幸存者姓名,采集幸存者指纹,凸显史证的鲜活、时间的痕迹和记忆的长存。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倾情书写“时间证人”书名,浮雕工艺,体现历史之立体与无法抹杀。 ★ 本书得到来自社会各界多位名家的一致推荐。白岩松、贾樟柯、叶兆言、苏童、毕飞宇、阎连科、奚美娟诚挚推荐!

内容简介

2016年,应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邀请,南京籍摄影艺术家速加走近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群体,开始了长达5年的拍摄历程,捕捉记录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珍贵影像,并写下摄影手记。本书收录速加镜头下80幅幸存者肖像及幸存者对当时场景的回忆文字,首次以幸存者肖像特写和群像的艺术形式回溯1937年南京大屠杀这场人类浩劫,以艺术光影见证南京的历史,以高度凝练的艺术语言,显现战争对个人、家庭、城市、民族和国家造成的无法估量的创伤和影响。这是一部时间之书、记忆之书,也是一部人类之书、和平之书。

目录

马鸿祥 马秀英 王恒 濮业良 马继武 王义隆 王长发 薛玉娟 蒋淑萍 巫吉英 胡信佳 谢桂英 黄桂兰 岑洪桂 岑洪兰 黄卓珍 陈桂香 徐家庆 杨翠英 黄刘氏 …… 郭秀兰 祝再强 陈德寿 王子华 程福保 程文英 伍秀英 路洪才 阮秀英 高如琴 马庭禄 马庭宝 余子清 袁桂龙 刘民生 方素霞 唐复龙 陶承义 傅兆增 阮定东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时间证人》黑白分明,用艺术光影,见证了南京的历史。 ——叶兆言(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忘记了苦难的爱,终归是一种虚妄;看不到死亡的活着,是一种走来走去的死亡。速加的这些作品,不是为了震撼的艺术,而是为了告诉我们,有谁不是失忆者。 ——阎连科(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这一张又一张的照片,更加明确地告诉我们:南京大屠杀不只是白纸黑字写在历史教科书当中的事件,还是一张又一张具体的面孔以及它们所代表的生命、苦难和记忆。这些照片比数字更能提醒我们:不忘记! ——白岩松(主持人、记者、作家) 以深情深邃的历史镜头穿越时空,在一张张刻着民族伤痛的脸上铭记历史,让战争不再,让和平的阳光温暖人间。 ——吴为山(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 速加的镜头对准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面容,聚集的则是我们民族的苦难与屈辱。 那些苍老的幸存者表情各异,但告诉我们的是同一句话:勿忘国耻! ——苏童(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速加的镜头,南京的伤痛,世界的记忆,人类的教训。 ——毕飞宇(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镜头中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们,每一张脸都凝聚了悲怆和苦难,每一条皱纹都隐藏了巨大的心灵创伤。愿这个世界,远离战争,拥抱和平! ——奚美娟(中国文联副主席、上海文联主席) 历史会选择忘却,也选择记忆。速加以摄影家的敏感,拍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让历史难以忘却。 ——任仲伦(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联副主席) 摄影家速加用镜头记录了民族曾经遭遇的灾难。我们记住过去,但更要高举鲜红的旗帜,永远照耀祖国的尊严和未来。 ——吕其明(交响乐作曲家、著名交响诗《红旗颂》作者) 南京大屠杀是对人类的犯罪,幸存者受尽苦难,是*重要的见证者。加害方日本必须汲取教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张宪文(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荣誉资深教授、《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主编) 这些照片记录下来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伤痛。速加的镜头把那段历史深深地刻入我们每个人的心。 ——刘一兵(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 这里的每一帧照片,都是一段看得见的记忆。尽管记忆悲痛不堪,我们也不该忘却。 忘却悲痛不堪的过往,就是对生命的漠视和对罪行的默认。透过速加先生的镜头,我们体悟到责任与使命的沉重,人性与正义的辉映。 ——高云(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 打捞记忆,让影像把那些经历过苦难的生命呈现出来,拍出他们沧桑之后的面貌,他们的尊严和力量。这里的一切让我们难以言说,却饱含超越影像的无限内涵。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全国政协十三届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 活着就是英雄!这是当我注视这一帧帧有雕塑般饱满形质的图片所想到的**句话。他们活着就是胜利!他们的存在就是活的历史,就是时间的证人!不忘历史,才能热爱和平。 ——陈琦(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 幸存者的幸运是肉体存在,灵魂却在煎熬。遇难者的不幸会唤醒灵魂的呐喊!南京大屠杀是血淋淋的历史,法西斯暴行苍天可鉴! ——冯晓辉(中国人像摄影协会理事) 这组图片不仅仅是捕捉了人物的精彩瞬间,更是摄影家独特视角下的发现。这种影像让人过目不忘,这就是艺术的力量吧! ——孙立军(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 夏淑琴脸上的表情刻着历史的长度。 ——加登英成(日本《每日放送》资深记者) 速加的摄影作品《时间证人》,让历史清晰可见,让记忆幸存! ——贾樟柯(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

作者简介

速加,男,1970年出生于南京。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参与摄影的大型画册《塑魂鉴史》获得美国班尼印刷奖,《铭文天下——南京城墙砖纹》被英国大英图书馆、剑桥大学图书馆收藏,摄影集先后四次获得“中国*美的书”奖项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