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159159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95
  • 出版时间:2023-11-01
  • 条形码:9787561591598 ; 978-7-5615-9159-8

本书特色

阳明心学是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的一座高峰。它的崛起深刻改变了宋代以来中国思想学术的整体格局,不仅对明清以至当代中国思想的历史运动影响深远,且远播域外,尤其对日本的思想界具有显著影响。而福建是阳明建功立业的地方,也是不少阳明后学任职和讲学之地,因此阳明及其后学对福建社会与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书围绕阳明学本身的义理、阳明学的当代价值、阳明及其后学在福建的行迹等展开研究,以全面梳理阳明学在东南尤其是福建的传播及影响。

内容简介

阳明心学是中国哲学思想目前的一座高峰。它的崛起深刻改变了宋代以来中国思想学术的整体格局,不仅对明清以至当代中国思想的历史运动影响深远,且远播域外,尤其对日本的思想界具有显著影响。而福建是阳明建功立业的地方,也是不少阳明后学任职和讲学之地,因此阳明及其后学对福建社会与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书围绕阳明学本身的义理、阳明学的当代价值、阳明及其后学在福建的行迹等展开研究,以全面梳理阳明学在东南尤其是福建的传播及影响。

目录

全球化时代下的阳明学的意义 陈立胜/1 王阳明“良知只在声色货利上用功”之内涵 ——兼与朱熹“仁义未尝不利”比较 乐爱国/18 关于王学的三点认识 王珏/29 论《大学问》精神哲学的三个要素 陈鸿儒/41 论湛甘泉对王阳明“四句教”的回应 吴祖松/56 良知即易:阳明哲学的意象诠释 李煌明/71 论王阳明《易》说 黄黎星/88 王阳明与程敏政 徐道彬/104 郑善夫的理学转向与王阳明的“衣钵相托” 王传龙/116 阳明学对福建地域文化的影响 张山梁/130 阳明论朱子、朱子学与四学 邱维平/146 直觉与语言 ——宋明新儒学心性工夫论中的可说与不可说 李永杰/160 闽学与王学互动的异笔书写 肖满省/174 王阳明“庭前格竹”辨析 徐涓 彭钧/190 “致良知”与“超生死” ——王阳明破生死关圆融智慧之探微 武韦/205 ……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福建江夏学院阳明学研究院,是福建省**家研究阳明学的校级科研平台,致力于研究和宣扬阳明学义理,发掘福建阳明学历史资源及开发阳明学文化创意产品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