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发展理念的法理基础和法治实现路径研究

共享发展理念的法理基础和法治实现路径研究

1星价 ¥75.0 (6.3折)
2星价¥75.0 定价¥11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1489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61
  • 出版时间:2023-09-01
  • 条形码:9787522714899 ; 978-7-5227-1489-9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阐明共享发展理念的法理基础,考察共享发展理念与我国法治建设的互动变迁史,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分析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实现共享发展理念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为共享发展理念的法治实现设计路线图,分别研究了共享发展理念与民商法治、行政法治、经济法治、社会法治、刑事法治、国际法治的关系及其落地实施问题。

目录

**章 法理基础:共享发展理念与现代法治精神的契合 **节 公平正义:共享发展理念与现代法治的价值契合 一 公平正义是现代法治的根本精神 二 公平正义是共享发展理念的核心价值 第二节 人民民主:共享发展理念与社会主义法治的目标相通 一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二 人民民主是共享发展理念的目标取向 第三节 人权保障:共享发展理念与我国宪法原则的同频共振 一 人权保障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二 人权保障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宪法依据 第四节 权利限制:共享发展理念与法治实现方式的相得益彰 一 权利限制是法治的基本技术 二 权利限制是共享发展理念的法治实现方式 第二章 中西互鉴:共享发展理念与福利国家思想的比较及启示 **节 天下为公:共享发展理念的思想渊源 一 共享发展理念是阶段性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出场,中国智慧 二 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发展思想的创新性表达 三 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大同”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第二节 与时俱进:福利国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一 西方福利国家思想的产生和早期实践 二 西方“福利危机”的出现和理论批判 三 西方福利国家的政策变革和理论进展 第三节 各有千秋:共享发展理念与福利国家思想的特质比较 一 经济基础和社会性质不同 二 福利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 三 发展前途和未来归宿不同 第四节 包容发展:福利国家思想对共享发展理念的启示 一 建立适合国情的中国特色“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 二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和国家责任 三 通过渐进式改革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和谐共生 第三章 政法互动:百年党史中的共享发展理念与法治实践 **节 1921-1978年:政策探索,开辟社会主义新道路 一 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的制度基础 二 “政主法辅”: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和初步探索的路径依赖 第二节 1978-1997年:法制恢复,开创共同富裕新时期 一 共同富裕:共享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目标 二 政策向法制转型:改革开放新时期脱贫致富的过武制度变革 第三节 1997-2012年:依法治国,开拓和谐社会新阶段 一 执政为民与以人为本:共享发展的接续进步 二 依法治国:跨世纪的执政方略转型与和谐社会构建 第四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开启共享发展新时代 一 以人民为中心与全面小康:共享发展的升级换代 二 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共享发展的现代化治理模式 第四章 民商法治:自由发展与社会安全 **节 民商法的共享精神:从“自由意志”到“社会利益” 一 民商法相关概念及其关系 二 民法的共享精神:“自由意志”与“社会利益”的平衡 三 商法的共享精神:“营业自由”与“交易安全”的调和 第二节 共享发展理念在民法中的制度表现及其革新 一 民法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和公序良俗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海燕,男,1980年生,湖北十堰人,法学博士,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在华中科技大学先后获得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在《学术论坛》《民商法论丛》《云南社会科学》《科技进步与对策》《经济体制改革》《理论月刊》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教育BU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曾获民政部社会组织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