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道互补”美学史观研究

“儒道互补”美学史观研究

1星价 ¥87.0 (7.5折)
2星价¥87.0 定价¥11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2660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38
  • 出版时间:2023-11-01
  • 条形码:9787522726601 ; 978-7-5227-2660-1

内容简介

“儒道互补”美学史观是李泽厚突破西方美学重围,探寻中国文化深层文化心理结构,提升中国美学自信心而建构的重要理论成果。本书首先探讨了“儒道互补”美学史观形成发展的过程。其次分析了“儒道互补”美学史观丰富而独特的内涵。继而论述了其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史价值。*后辩证地分析了“儒道互补”美学史观的阐释困境。

目录

绪论 **章 谁持彩练当空舞——“儒道互补”美学史观的形成和发展 **节 “儒道互补”美学史观提出背景 第二节 “儒道互补”美学史观形成和发展过程 第二章 万紫千红总是春——“儒道互补”美学史观的内涵 **节 “儒道互补”前提:儒道同一 第二节 “儒道互补”实质:儒家主干,以道补儒 第三节 “儒道互补”动力:兼收并蓄 第四节 “儒道互补”现代转化:“自然人化”观 第三章 千举万变其道一——“儒道互补”思想在李泽厚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节 “儒道互补”是“自然的人化”观的扩展与升华 第二节 “儒道互补”是历史本体论的基本精神 第三节 “儒道互补”是“情本体”论的归宿 第四节 “儒道互补”是“度本体”的集中体现 第四章 但开风气不为师——“儒道互补”美学史观的学术史价值 **节 确立中国美学思想的根基 第二节 创新美学史书写范式 第三节 提升中国美学独特价值 第四节 建构“儒道互补,会通中西”的理想——中西文化交流模式 第五节 开创中国美学现代性未来 第五章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儒道互补”美学史观的阐释困境 **节 诠释方法阐释困境 第二节 文艺实证阐释困境 第三节 思维方式阐释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蔡萍,现为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1997年在陕西师范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2002年在陕西师范大学获得哲学(美学专业)硕士学位,2017年在首都师范大学获得哲学(美学专业)博士学位。2009年晋升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美学和戏剧美学。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近万字论文《“有生于微”:儒家“微”本体论及其美学思想内涵》发表在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同年7月被人大复印资料《美学》全文转载。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