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优势与产业政策有效性:基于中国实践的研究

比较优势与产业政策有效性:基于中国实践的研究

1星价 ¥64.2 (7.3折)
2星价¥64.2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69086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9
  • 出版时间:2023-10-01
  • 条形码:9787509690864 ; 978-7-5096-9086-4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中国制度背景将中国产业政策区分为中央产业政策和地方产业政策,从比较优势角度,研究中央产业政策和地方产业政策各自的特征规律和相互关系,以及地方产业政策成功实施的条件。与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评估特定政策效果相比,本书从中国产业政策的特征规律和政策效果产生的条件这两个角度对中国产业政策展开研究,是对中国产业政策研究的重要拓展。本书选取更科学的潜在比较优势度量指标和收集更全面的中国产业政策数据,使用规范的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严谨论证,研究结论为未来中央和地方如何有效制定重点产业政策提出政策建议。

目录

**章 导论 **节 本书的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第二节 本书的核心概念 一、产业政策 二、比较优势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数据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数据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节 产业政策的研究:我们知道些什么 一、产业政策的使用依据和实施效果 二、产业政策成功实施的条件 三、政府制定产业政策的行为动机 第二节 中国产业政策的研究:我们还需要知道些什么 一、中国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中国产业政策的特征规律 三、中国地方产业政策成功实施的条件 四、中国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区域异质性 第三节 中国产业政策研究的制度框架 一、中国地方政府行为及其经济影响 二、中国产业政策的历史演进特征 第四节 地方重点产业遵循比较优势的理论基础 一、分工的益处 二、分工的微观基础 第五节 比较优势与产业政策效果 一、比较优势与产业政策效果的理论研究 二、比较优势与产业政策效果的经验研究 第六节 潜在比较优势的度量:density指标 一、构建逻辑:产品空间文献 二、实证使用:比较优势的演变路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证数据和指标 **节 实证数据 一、产业政策数据 二、比较优势数据 三、其他数据 第二节 实证指标 一、产业政策指标 二、比较优势指标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比较优势与中央、地方的产业政策 **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 第三节 中央的产业政策 一、中央产业政策的类型和规律 二、中央重点产业 三、中央重点产业符合哪些地区的比较优势 第四节 地方的产业政策:比较优势的偏离与可能动机 一、地方重点产业与中央重点产业的关系 二、地方重点产业是否遵循当地的比较优势 三、地方重点产业偏离比较优势的可能动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比较优势与产业政策效果:区域差异及制度成因 **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假说 第三节 数据、指标和模型 第四节 基本结果 第五节 产业政策效果区域差异的制度成因 第六节 违背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与僵尸企业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中央政府 二、地方政府 第三节 未来展望 一、中央对于地方跟随中央而给予资源支持的动机 二、地方政策跟随中央政策的原因 三、违背比较优势与僵尸企业 四、产业政策的成因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央产业政策的分类梳理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赵婷,经济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融合研究室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产业政策、产业融合、产业经济、中国经济。研究成果发表于《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等权威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各1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