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帝国陆军图文史-纳粹德国的地面力量

第三帝国陆军图文史-纳粹德国的地面力量

1星价 ¥117.6 (7.0折)
2星价¥117.6 定价¥1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5525150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12
  • 出版时间:2023-12-01
  • 条形码:9787515525150 ; 978-7-5155-2515-0

本书特色

编辑推荐1:从崛起到覆灭,用图片和文字记录二战德国陆军发展轨迹!集文献研究与故事渲染于一体,既是一张希特勒地面力量的全景式演变图谱,也是一部纳粹德国陆军的兴亡史!
编辑推荐2:通过丰富的图片和通俗的文字,《第三帝国陆军图文史:纳粹德国的地面力量》从不同时期的战场表现切入,生动讲述了德国陆军从一战后的绝境重生,到二战初期的闪电战、北非鏖战、入侵苏联,再到东西线败退、本土防守,直至*后溃败的全部兴衰演变过程。
编辑推荐3:《第三帝国陆军图文史:纳粹德国的地面力量》(彩印精装典藏版)涵盖7大发展阶段、10张作战态势图、近40场战斗场景彩绘插图、超50幅单兵装备细节手绘图、300余张珍贵历史图片……
编辑推荐4:《第三帝国陆军图文史:纳粹德国的地面力量》(彩印精装典藏版)一书特色:①专业:专家写作,内容严谨;②易读:语言生动,资料精准;③quanwei:视角多维,洞察深入;④多图:图片稀见,种类丰富。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陆军的军事创新和战术革新,不仅彻底改变了现代战争的格局,更给欧洲以及全世界带来无尽灾难。
通过丰富的图片和通俗的文字,本书从不同时期的战场表现切入,生动讲述了德国陆军从一战后的绝境重生,到二战初期的闪电战、北非鏖战、入侵苏联,再到东西线败退、本土防守,直至*后溃败的全部兴衰演变过程,重点论述:
★编制组织:新式陆军的诞生与建制演变;
★理论学说:军事思想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选拔制度:士兵与军官的晋升机制沿革;
★装备技术:新型科技武器的列装与迭代;
★后勤保障:战场补给的生产供应及影响;
★国防教育:青年培养对德国军备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陆军的军事创新和战术革新,不仅彻底改变了现代战争的格局,更给欧洲以及全世界带来无尽灾难。
通过丰富的图片和通俗的文字,本书从不同时期的战场表现切入,生动讲述了德国陆军从一战后的绝境重生,到二战初期的闪电战、北非鏖战、入侵苏联,再到东西线败退、本土防守,直至*后溃败的全部兴衰演变过程,重点论述:
★编制组织:新式陆军的诞生与建制演变;
★理论学说:军事思想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选拔制度:士兵与军官的晋升机制沿革;
★装备技术:新型科技武器的列装与迭代;
★后勤保障:战场补给的生产供应及影响;
★国防教育:青年培养对德国军备的作用。
全书涵盖7大发展阶段、10张作战态势图、近40场战斗场景彩绘插图、超50幅单兵装备细节手绘图、300余张珍贵历史图片……集文献研究与故事渲染于一体,既是一张希特勒地面力量的全景式演变图谱,也是一部纳粹德国陆军的兴亡史!

目录

引言:绝地重生
**章 闪电战:猛兽出笼(1939—1940)
波兰和西线
军队架构
征兵和训练
班战术
排战术
部队对比
训练致胜
装甲力量发展
军种常服和作战服
第二章 北非和巴尔干(1940—1943)
德国陆军总体变化
战争生活
武器和装备
服装种类
装甲兵在北非
反坦克武器
车辆和其他装甲战车
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
经验教训
巴尔干
克里特岛和伞兵
外观和装备
第三章 巴巴罗萨行动和东线战场 (1941—1943)
入侵和**次失败
军队单位的发展
步兵
装甲师在东线
武装党卫军
命运改变
第四章 意大利和西线 (1943—1944)
意大利的溃败
诺曼底登陆日和西部战役
1944年的德国陆军
防御战
装甲兵的作用
装甲掷弹兵组织
反坦克战争
托特组织
第五章 *后的战败:撤回本土(1943—1945)
东线
西线
部队结构发展
希特勒青年团
国民突击队
第六章 终 局
附 录
译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克里斯·麦克纳布(Chris McNab),英国著名军事史作家、资深编辑,专长武器与军事历史题材写作,尤擅图文作品,现已出版100余部著作,其文章广泛刊登于各类杂志与报纸。
译者简介 沈立波,研究生学历,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历任原陆军某部排长、参谋、连长、营长、师作训科长等职,2014年转业到地方工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