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判中心主义视野下的案卷移送制度研究

包邮审判中心主义视野下的案卷移送制度研究

1星价 ¥29.4 (6.0折)
2星价¥29.4 定价¥4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41086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74页
  • 出版时间:2023-07-01
  • 条形码:9787576410860 ; 978-7-5764-1086-0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案卷移送制度的理论基础与价值目标、域外案卷移送制度的比较研究、我国案卷移送制度的变革与争议、全案移送制度下的庭前审查、裁决型庭前会议与案卷移送制度、**审程序中案卷的合理使用与限制。

目录

前言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 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角度与方法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五、章节体系 **章 案卷移送制度的理论基础与价值目标 **节 审判中心主义:一种学理概念意义上的考察 一、审判中心论与“取代说” 二、审判中心主义理论 第二节 “以审判为中心”:作为改革话语的审判中心主义 一、改革话语与学理概念的转化与分歧 二、从“以审判为中心”到“审判中心主义''的解读 第三节 审判中心主义理论的两层维度与案卷移送制度 一、从案卷笔录中心主义到庭审实质化 二、从侦查中心主义到审判中心格局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域外案卷移送制度的比较研究 **节 英美法系中的案卷移送制度 一、有无之争:英美法系 的刑事案卷制度 二、英关两国案卷移送制度的差异 第二节 大陆法系中的全案移送主义 一、大陆法系卷宗传统的渊源 二、欧陆 中的全案移送主义制度 第三节 日本的起诉状一本主义 一、预断排除的制度化:起诉状一本主义的渊源 二、起诉状一本主义制度的运作 三、起诉状一本主义在实践中的局限 四、起诉状一本主义的配套机制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我国案卷移送制度的变革与争议 节 初创:全案移送主义的确立(1979-1996年) 一、1979年《刑事诉讼法》中全案移送主义的制度样态 二、我国全案移送主义的制度渊源与基础 三、1979年《刑事诉讼法》中全案移送主义的实践样态 第二节 改革:复印件移送主义的失败(1996-2012年) 一、案卷移送制度转型的开端:对抗式的庭审改革 二、戏称抑或独创:复印件移送主义的制度样态 三、复印件移送主义改革失败的“悖论” 第三节 回归:全案移送主义制度的恢复(2012年至今) 一、案卷移送制度再改革的分歧 二、理想的妥协还是理性的选择:全案移送主义的回归 三、悬而未决的难题:全案移送主义与庭审实质化的紧张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全案移送制度下的庭前审查 节 案卷移送制度与庭前审查 第二节 庭前审查条款既有解释的缺陷 一、庭前准备性质的形式审查解释 二、忽视案卷移送制度改革的孤立解释 三、审查结果欠缺法律效力的解释 第三节 庭前审查条款解释的价值立场 一、审判中心主义诉讼格局中的控审关系 二、庭前审查调整控审关系的制度功能 第四节 回归文义解释重述庭前审查条款 一、文义解释的优先使用性与范畴 二、“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解释 三、“应当决定开庭审判”的解释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裁决型庭前会议与案卷移送制度 节 文本与实践:庭前会议的个案考察 一、庭前会议的制度样态 二、司法实践中庭前会议的运作——基于刘某军案、谢某案的考察 三、 文本:庭前会议制度功能的生长 第二节 庭前准备模式转变对全案移送主义的影响 一、阅卷式到会议式:庭前准备模式的转变 二、法官单独阅卷模式的替代和预断防止 三、辩护方证据信息知悉权的另一种实现形式 第三节 裁决型庭前会议与非法证据的移送 一、庭前会议的程序效力与庭审实质化 二、裁决型庭前会议的建构 三、作为非法证据之案卷材料的移送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审程序中案卷的合理使用与限制 节 “案卷”而非“移送”:全案移送与庭审虚化的逻辑 第二节 认罪认罚从宽型简易程序中的案卷使用 第三节 普通审理程序中案卷的使用与限制 一、庭前程序中案卷的使用 二、庭审程序中案卷使用的限制 第四节 人民陪审员庭前阅卷的限制 一、刑事案件人民陪审员庭前阅卷的规范与实践 二、人民陪审员庭前阅卷的制度反思 三、域外陪审员庭前阅卷的立法模式比较 四、人民陪审员庭前阅卷限制及其法制因应 第五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