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0818453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68
- 出版时间:2023-11-01
- 条形码:9787208184534 ; 978-7-208-18453-4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的这六次访问,奠定及加深了利科的哲学根基,他发展出独特的诠释理论和现象学的反思,使法国哲学有“柳暗花浓又一春”(司马光诗句)的新鲜感觉。 从这六次拜访的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马赛尔的思想实能助人重生,寻获人生的价值,使后生能冲破悲观的余迹,找到一大片光明的天地。 愿更多寻找真理的朋友,能在本书中窥知人生的真谛,再将它与中国的文化和智慧结合,使读者都能再上一层楼,终使亿兆中国人民活得更丰硕与幸福。 我承认:我们今日连一分钟也不可能谴责科技。我确认科技本身是无辜的,是人把它用到坏的方面去,并且人们对科技从属的目的付出太少的关心。 ——《保罗·利科六访马赛尔》 要知道,世界,或者这个我们叫作世界的东西,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以前曾经有过一颗心。可是现在那颗心似乎已经停止搏动了。 ——《破碎的世界》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两位思想巨擘利科与马赛尔六次对话的文字成果,介绍了利科的存有论以及对马赛尔研究的立场。 1968年,保罗·利科多次拜访了业师马赛尔,并与他讨论有关形上学、存在主义、戏剧、神圣、死亡、科技等问题。在这六次讨论中,少有意见不一之处,二人有着基本的共识。利科采用了马塞尔的存有论立场作为自己的立场。 马赛尔认为,谦逊是“存有”的真实见证人的记号。而见证,则是为光作见证。利科说马赛尔首创了“光的形上学”。光照明、引导、吸引旅途之人与其他路人同步前行。这光也许变得黯淡,但它仍能指示晨曦的方向,而给人带来希望。 此外,本书还收录了马赛尔的剧本《破碎的世界》,在利科与马赛尔的对谈中,曾多次提及马赛尔的这部剧作,它是马赛尔存在哲学的文学性体现,也博得了利科的诸多赞誉。
目录
译序001
上编保罗·利科六访马赛尔
导读保罗·利科的存有论立场003 **次访谈:探索033 第二次访谈:第二反省042 第三次访谈:戏剧053 第四次访谈:邻近062 第五次访谈:忠信072 第六次访谈:希望081 参考文献089
下编《破碎的世界》剧本
序093 剧中角色094 **幕097 第二幕163 第三幕214 第四幕258
附录一马赛尔的剧本《破碎的世界》 ——一个存在性的诠释297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保罗·利科(Paul Ricoeur,1913—2005),法国著名哲学家、当代*重要的解释学家之一。曾任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巴黎大学教授,并为美国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等大学客座教授。2004年11月,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授予有人文领域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加布里埃尔·马赛尔(Gabriel Marcel,1889—1973),与海德格尓、雅斯贝尔斯、萨特并列20世纪四大存在哲学大师的法国哲学家,影响深远。其哲学奠定后来梅洛-庞蒂的知觉/身体现象学,诠释现象学巨擘保罗·利科亦视其为自己早期的引路人。著有《是与有》《临在与不死》《论人的尊严》等。
译者简介:
陆达诚,法国巴黎第四大学哲学博士。曾师从列维纳斯,对马赛尔作过深入的研究和迻译。曾执教于政治大学哲学系(1977—1992)及辅仁大学宗教系(1992—2013),目前专注于著述和翻译工作。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20.4¥49.8 -
庄子的处世哲学-玄妙人生三昧
¥5.9¥14.0 -
中国哲学十讲
¥15.9¥49.8 -
了凡四训
¥16.7¥49.0 -
思辨力35讲:像辩手一样思考
¥44.1¥88.0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13.0¥46.0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周易相学精粹
¥19.4¥42.9 -
沉思录
¥8.7¥18.0 -
传习录
¥15.8¥55.0 -
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九品)
¥30.2¥68.0 -
相濡以沫:希腊、罗马与拜占庭的精神世界
¥11.1¥33.5 -
好的孤独
¥12.5¥36.0 -
敏感与自我
¥36.3¥49.0 -
道教史
¥9.8¥26.0 -
传习录:王阳明心即是理,知行合一
¥8.6¥36.0 -
钱穆作品集:阳明学述要
¥24.5¥48.0 -
一种人生观
¥19.1¥42.0 -
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8.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