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叙事形式与主体评价
1星价
¥26.3
(3.3折)
2星价¥26.3
定价¥7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63478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8
- 出版时间:暂无
- 条形码:9787567634787 ; 978-7-5676-3478-7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主体的纵向演化、横向介入以及自身可靠性三个方面对此展开论述。进而讨论主体如何将评价渗透进叙事形式之中,从叙事人称、叙事聚焦、叙事方式、叙事时空等方面挖掘形式中蕴含的评价因素。无论是叙事主体、叙事形式还是叙事的审美把握,都有其文化背景,对叙事评价的文化意蕴进行探讨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目录
导论:叙事学回顾与问题的起点
**节 叙事学在西方
第二节 叙事学在中国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叙事是一种评价
**章 叙事评价的主体因素
**节 从叙述者到主体分化
第二节 评论介入
第三节 叙述可靠性
第二章 叙事评价的形式层面
节 叙事人称
第二节 叙事聚焦
第三节 叙事方式
第四节 叙事时空
第三章 叙事评价的美学层面
节 叙事评价的美学内容
第二节 叙事评价的美学追求
第三节 叙事评价的审美接受――以金圣叹为例
第四章 叙事评价的文化层面
节 叙事评价的文化意蕴
第二节 儒家道德对中国小说叙事的横向渗透
第三节 儒家道德对中国小说叙事的纵向影响
第四节 叙事人称背后的文化因素
第五节 叙事聚焦背后的文化因素
第六节 叙事方式背后的文化因素
第七节 叙事时空背后的文化因素
结语:叙事形式的背后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初版后记
修订本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江守义,1972年生,安徽庐江人。1998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苏州大学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叙事学、马克思主义文论和现代文学批评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外国文学研究》《学术月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中国古典小说叙事伦理研究》《唐传奇叙事》《京派批评家》《瓯北诗话校注》等著作。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20.9¥5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8.2¥45.0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9.3¥32.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她们
¥21.1¥46.8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20.6¥5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8.4¥25.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茶,汤和好天气
¥10.5¥28.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11.4¥29.8 -
瓦尔登湖
¥14.9¥39.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1.1¥39.0 -
到山中去
¥11.3¥30.0 -
美,在此时,此身,此地
¥18.9¥45.0 -
哇哈!这些老头真有趣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11.2¥30.0 -
门
¥18.7¥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