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反垄断案例研究

包邮中国反垄断案例研究

1星价 ¥11.2 (4.9折)
2星价¥11.2 定价¥22.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80661841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小32开
  • 页数:289
  • 出版时间:2003-09-01
  • 条形码:9787806618417 ; 978-7-80661-841-7

本书特色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市场体系的基本建立,建立和完善鼓励竞争和反对垄断的政策变得日益重要。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政府所大力推进的垄断行业改革,其实质内容是对一些具有自然垄断五一节的产业进行的改革,这些产业传统上一直被主为是需要由政府主导的所谓制高点产业,如电力,电信,铁路,民域。中国政府在过去10年间,已经通地逐步放开部分行业的准入而引入了竞争,正是因为10多年的改革历程——从企业改制,行业重组到管理体制重构——才酝酿成为反垄断的配套性,系统化改革,这一改革本身,从中国的反垄断制度建设来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案例方式,系统研究了油气业,电信业,铁路业,民航业等五大垄断行业的改革,从推进中国经济进一步市场化改革的视角,作了制度的解析和建议。作者认为,中国垄断行业的改革,实际上就是一个通过打破政府对经济获得的全面垄断,逐步闪入,引入竞争的过程。而反垄断的制度建设过程,就是中国的经济逐步走向法治化的过程。

目录

导论
反垄断进程中的体制性障碍
一、对我国反垄断形势的基本判断
二、反垄断面临的体制性障碍
三、解决我国行政垄断问题的总体思路
四、破除行政性垄断的政策要点
案例1
油气业:从“五龙治水”到寡头竞争
一、石汕天然气行业结构的历史演变
二、新的垄断格局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原因
三、传统政府管制下的寡头竞争能否演绎“垄断神话”
四、国际经验比较及未来展望
案例2
电信业:准入、分拆、竞争与绩效
一、引言:国际背景
二、准入:联通的故事
三、制度分析:联通进入的原因及其后果
四、分拆、中国电信的故事
五、分拆中国电信的政治经济学
六、竞争:分业经营及相互融合
七、总结:技术与制度的互动
案例3
电力业:厂网分开,竞价上网
一、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历史沿革和存在和主要矛盾
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经济学理由和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三、管制:电力工业永恒的话题
四、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管制
案例4
铁路业:网运分离,引入竞争
一、中国铁路业的发展,体制沿革和技术经济特点
二、中国铁中业重组与改革的目标及其运营模式的选择
三、中国铁路业重组与改革的步骤及其相关政策
案例5
民航业:政企分开,多元竞争
一、民航业政府管制的原因
二、民航业管制改革的历程
三、民航业的现状与问题
四、民航管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总论
从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看反垄断的制度供给
一、引言:中国的垄断与反垄断——市场化改革的视角
二、垄断的定义,成因与反垄断的目标指向
三、反垄断的制度供给
四、垄断行业的监管体系建设
五、基本结论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何丽新,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民商法专业硕士生导师。曾参与《国际海事法学》(副主编)《国际经济法学》(合著)、《债权法》(合著)、《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合著)、《商法论丛》、《中国海商法刊》、《厦门大学学报》等。吴海燕,江苏灌云人,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外语系,现为厦门海事法院研究室主任,任《人民法院案例选》通讯编辑和《中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指导与研究》特约编辑。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