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时期中小学教师日常生活研究

民国时期中小学教师日常生活研究

1星价 ¥126.0 (7.5折)
2星价¥126.0 定价¥1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2812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02
  • 出版时间:2023-11-01
  • 条形码:9787522728124 ; 978-7-5227-2812-4

内容简介

民国时期中小学教师的日常生活主要是指他们作为普通人惯常的世俗生活,包括其职业生活、经济收入、消费生活、婚姻家庭、社会交往、社会流动、精神生活等方面。从职业生活来看,民国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现代化、专业化和规范化;但教学灵活度仍然很高,教师队伍质量参差不齐;教师的职业伦理既强调教师的专业能力,更重视教师的社会责任;但教师中也存在吃饭主义和庸俗化的倾向。从收入和消费情况来看,中小学教师的物质生活普遍比较清贫,但他们努力维持着教师作为基层知识精英的身份体面,即使在娱乐休闲方式上也注重那些文化性活动。从婚恋家庭生活上看,中小学教师追求自由恋爱、夫妻平等,成为在基层社会传播新文化、新伦理的先锋。在社会活动方面,中小学教师比较关心社会,热衷参与政治活动和参加其它各种职业团体。在日常社交上,民国中小学教师经常陷入校内外派系纠纷,成为鼓动学潮的一个因素。民国时期中小学教师的社会流动,主要是由于教师穷困的生活现状和低下的社会地位所导致的,中小学教师流向军政界,或继续求学以提高学历,都被视为是社会地位的向上流动。由于生活困窘和庸俗化倾向使得民国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形象不佳;教师的精神状态比较苦闷,他们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不强,自我定位有世俗化倾向。总体来看,民国中小学教师在他们作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总是主动或被动地带有教师作为基层社会知识精英的身份印记,这说明教师的社会角色已然部分地内化为教师的主体认同;同时,日常的生活细节也反映出当时中小学教师社会角色中的某些内在矛盾与冲突。

目录

绪论 **章 中小学教师的兴起和发展概况 **节 近代中小学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中小学教师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活 **节 现代职业教书匠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伦理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的收入和消费 **节 经济收入 第二节 基础消费 第三节 休闲娱乐及其他消费 第四节 清贫的经济生活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的社会生活 **节 婚姻家庭 第二节 社会活动与社会交往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社会流动 **节 社会地位——“不配谈神圣” 第二节 社会流动 第六章 中小学教师的精神状态与自我认同 **节 精神状态——教师生涯的苦与乐 第二节 自我认同——“教师是清高的吗” 第七章 民国中小学教师的日常生活与社会角色 **节 教师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印记 第二节 教师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冲突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姜朝晖,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出版专著《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民国乡村教师社会角色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转型中的困境: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参著多部;在《史学月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历史教学问题》、《历史教学》、《齐鲁学刊》、《学术论坛》等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