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3293155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57
- 出版时间:2023-12-01
- 条形码:9787303293155 ; 978-7-303-29315-5
本书特色
同是教育人的90后女儿和60后校长母亲,挑选了母女相处中真实鲜活的成长故事,组成了一部少见的教师子女养育实录,以及深刻的教育反思。 支持教师发展的B面:除教书技能以外的重要培训“如何帮助教师成为好父母?”是教师培训的盲区。事实上,有些教师的发展并不是被专业技能牵绊,而是因为家庭事业不能兼顾,尤其对于女教师群体。因为无法处理好孩子的教育问题,不愿意进入管理层,从而放弃职场上可能的发展。如果有一本书能帮助他们高效地进行家庭教育,就能很好地解决阻碍教师发展的其中一个关键环节。站在教师发展与家庭教育的交叉点,让教师与家长2种身份互相滋养,从而让自己、孩子和学生都能受益。 作者三重角色叠加90后女儿VS60后母亲教育创新者VS一线学校校长美国常春藤教育硕士VS中国师范院校80年代大学生。既是母女,也是教育人,站在东西方教育观念的交界处,感性和理性并存,探讨教育。
内容简介
同是教育人的90后女儿和60后校长母亲,挑选了母女相处中真实鲜活的成长故事,组成了一部少见的教师子女养育实录,以及深刻的教育反思。特点1:支持教师发展的B面:除教书技能以外的重要培训“如何帮助教师成为好父母?”是教师培训的盲区。事实上,有些教师的发展并不是被专业技能牵绊,而是因为家庭事业不能兼顾,尤其对于女教师群体。因为无法处理好孩子的教育问题,不愿意进入管理层,从而放弃职场上可能的发展。如果有一本书能帮助他们高效地进行家庭教育,就能很好地解决阻碍教师发展的其中一个关键环节。站在教师发展与家庭教育的交叉点,让教师与家长2种身份互相滋养,从而让自己、孩子和学生都能受益。特点2:作者三重角色叠加90后女儿VS 60后母亲教育创新者VS一线学校校长美国常春藤教育硕士 VS 中国师范院校80年代大学生。既是母女,也是教育人,站在东西方教育观念的交界处,感性和理性并存,探讨教育特点3:故事鲜活、场景多元、形式独特、文笔清新角度清奇又常见的18个真实的成长故事,是18个“日用而不知”的教育契机。通过故事再现、真实对话、教育反思三种形式,透过清新细腻的文笔,让看似高深的教育探讨变得触手可及,让读者产生共情,打动人心。真正实现了让私人的感受有了公共探讨的价值。
目录
作者简介
唐雅月,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硕士,从事教育工作7年,主要研究领域为家庭教育与社会关系、国际教育、创新教育。
-
会讲故事的大脑
¥31.0¥79.0 -
当我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
¥17.2¥38.0 -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28.4¥48.0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8.3¥35.0 -
教育十讲:给孩子一个幸福的世界
¥13.8¥36.0 -
捕捉儿童敏感期-(珍藏版)
¥15.4¥38.0 -
正面管教-修订版
¥19.6¥38.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7.3¥39.8 -
家庭的觉醒:养育自主、坚韧和有察觉力的孩子
¥28.8¥48.8 -
发现儿童
¥19.9¥49.8 -
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
¥12.8¥36.8 -
园丁与木匠
¥55.9¥99.9 -
蒙台梭利教育
¥10.7¥36.0 -
养育男孩(典藏版)
¥13.7¥39.8 -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21.9¥38.0 -
艺术家看到的比你多在哪
¥55.3¥79.9 -
别用情绪管孩子
¥30.1¥56.0 -
别害怕吵架:教孩子在冲突中学会正向沟通
¥27.9¥49.0 -
看见孩子 洞察、共情与联结
¥34.6¥59.0 -
和孩子聊聊生命里最重要的事(精装)
¥31.2¥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