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465928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65
- 出版时间:2023-09-01
- 条形码:9787564659288 ; 978-7-5646-5928-8
内容简介
本书系学术论文集。两汉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优秀的文化基因,需要当代学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深入发掘、研究,不断推出精品。本书从首届汉文化论坛80篇有关汉文化研究的论文中优中选优,撷取了有代表性的文章37篇,就两汉思想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两汉风俗的影响与传承、两汉文学艺术的成就与地位、徐州汉文化的特色与贡献、两汉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
目录
前言
汉代历史文化研究
龙吟在故乡——从《大风歌》到《盛京赋》
西楚的国家结构与秦汉之际彭城的政治地位
两汉文化在宋代的现实关照——略谈司马光的汉代史论
弘扬汉文化优秀传统,建设徐州大都市文化圈
汉魏六朝赋体源流批评论
汉代重农文化策略及其积极作用
论陆贾“因世而权行”的方法论思想
汉代循吏的为官特点及今世价值
汉人以“土崩瓦解”论秦亡的双重解读
试论汉文化生成模式的若干问题
关于“刘胜项败”的一点思考
论汉文化的进取性与包容性——以长城修筑与昭君出塞为视角
汉文化的特点与传承
秦汉时期黄河的文化象征
《白虎通义》与汉政权的合法性论证
“大汉气象”与“大汉盛世”论略
东汉桓灵时期的社会诚信问题
汉代文物研究
汉代人的幸福观及其表达——以考古发现为中心?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
考古学视域下的汉代丧葬信仰
田野到餐桌:农业史视角下秦汉时期
黄河下游地区的饮食文化
重视徐州考古队伍建设
尽快将徐州打造成大汉文明研究的重点基地
徐州汉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利用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代弩兵制度与
弩机技术复原试验研究
徐州汉文化、文旅融合研究
秦汉时期彭城(徐州)的交通地位
楚汉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千古龙飞地”考释
中华大一统底定中的徐州要素
文化产业与文化传承
展现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徐州新担当
以文旅深度融合助推两汉文化创新发展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5.7¥49.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安史之乱
¥24.1¥68.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7.9¥49.8 -
1688年的全球史
¥28.3¥78.0 -
中国近代史
¥15.5¥39.8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6.6¥52.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2.5¥38.0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9.0¥25.0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大家小书-笔祸史谈丛
¥7.3¥18.0 -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
¥28.4¥49.8 -
华戎交汇在敦煌
¥20.3¥58.0 -
法国大革命
¥20.0¥56.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2.7¥39.0 -
宋朝文人的朋友圈
¥21.1¥59.0 -
清朝穿越指南
¥15.4¥45.0 -
万历十五年
¥14.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