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714698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80
- 出版时间:2024-01-01
- 条形码:9787517146988 ; 978-7-5171-4698-8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撰写研究和评论文章的合集。评论重心包括四个部分:**辑:以鲁迅为中心;第二辑:环绕瞿秋白展开;第三辑:萧红、萧军和丁玲是连环主角;第四辑:从鲁迅、茅盾和聂绀弩与中国古典文学的某种联系说开去。把上述作家从文学史划分和创作倾向上加以概括,都属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左翼作家。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左联”,以及以“左联”为主导的左翼文学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文化现象,是中国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发展转变的连接点和融会处,是真正的人民文学的出发现场与奠基阶段。这些作家秉持的为真理、为正义等发声的基本立场和战斗精神,以及各具匠心的艺术探索,各见所长的人生实践和创作经验,迄今闪烁着绚丽的光彩,仍是我们从事文学创作乃至修身做人的不容忽视的有效镜鉴和优秀资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撰写研究和评论文章的合集。评论重心包括四个部分:**辑:以鲁迅为中心;第二辑:环绕瞿秋白展开;第三辑:萧红、萧军和丁玲是连环主角;第四辑:从鲁迅、茅盾和聂绀弩与中国古典文学的某种联系说开去。把上述作家从文学史划分和创作倾向上加以概括,都属于中国现代文学目前的左翼作家。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左联”,以及以“左联”为主导的左翼文学运动,是中国近现代目前的重大历史文化现象,是中国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发展转变的连接点和融会处,是真正的人民文学的出发现场与奠基阶段。这些作家秉持的为真理、为正义等发声的基本立场和战斗精神,以及各具匠心的艺术探索,各见所长的人生实践和创作经验,迄今闪烁着绚丽的光彩,仍是我们从事文学创作乃至修身做人的不容忽视的有效镜鉴和优秀资源。
目录
作者简介
**辑
鲁迅当年的中国梦 / 3
陈独秀的鲁迅观 / 14
鲁迅与陈独秀的“焦大”公案 / 27
鲁迅的《死》与瞿秋白的《多余的话》异同说略 / 38
《野草》对新世纪散文的启示 / 49
鲁迅怎样写底层 / 53
鲁迅与东平 / 66
东平故里想东平 / 72**辑
鲁迅当年的中国梦 / 3
陈独秀的鲁迅观 / 14
鲁迅与陈独秀的“焦大”公案 / 27
鲁迅的《死》与瞿秋白的《多余的话》异同说略 / 38
《野草》对新世纪散文的启示 / 49
鲁迅怎样写底层 / 53
鲁迅与东平 / 66
东平故里想东平 / 72
第二辑
信仰缘何而美丽 / 83
杨之华心中的瞿秋白 / 93
“知己”与“同怀”—— 鲁迅为什么敬重瞿秋白? / 106
瞿秋白的绝命诗《偶成》新解 / 121
红土地上的瞿秋白 / 130
第三辑
品味鲁迅说萧红 / 145
萧红:瞩望延安的纠结 / 158
萧红:除了天赋,还有什么? / 173
萧红旅日究竟为何不给鲁迅写信 / 186
萧红、端木与聂绀弩的小竹棍儿之谜 / 201
萧红心中的“半部《红楼》” / 214
萧红与胡风的恩怨纠葛 / 226
萧军与胡风:同声一唱大江东 / 238
丁玲和萧军:也有风雨也有晴 / 253
萧红:一个真实的侧面 / 274
《侧面》的风景 / 280
萧军与许淑凡 / 284
萧红不喜欢丁玲? / 295
丁玲为何离开上海大学 / 303
张爱玲与丁玲的无缘之“缘” / 316
郁达夫:战云之下的闽中之旅 / 321
第四辑
鲁迅怎样读屈原 / 341
从鲁迅激赏《儒林外史》谈起 / 346
鲁迅为什么看重《游仙窟》 / 351
茅盾与节本《红楼梦》 / 357
聂绀弩和他的“吃遗产” / 365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
¥21.9¥49.8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到山中去
¥9.1¥30.0 -
流星雨(八品)
¥11.2¥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