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公版事业单位考试易错易混题集:纠错练习1000题.

包邮中公版事业单位考试易错易混题集:纠错练习1000题.

1星价 ¥19.6 (3.2折)
2星价¥19.6 定价¥6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54061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2-08-01
  • 条形码:9787511540614 ; 978-7-5115-4061-4

本书特色

《中公版·2025事业单位考试易错易混题集纠错练习1000题》严格依据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编写,其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合理,内容全面。综合不同地区事业单位考试内容、科目,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公共基础知识,按照常考学科划分为九章;下册为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与写作,按照题型划分为十一章。考生可以结合自身考试地区的科目,有选择地复习。
2.多管齐下,讲练结合。本书不仅是囊括事业单位考试常考易错题的“试题集”,还是包含易错易混考点的专项“考点集”。本书依照“章—专项”的体例,各专项按照“考点精讲”—“例题点拨”—“专项练习”的顺序编排,旨在帮助考生学练结合,在掌握事业单位考试易错易混考点的基础上,提升解题能力,实现点对点的专项刷题。此外,“专项刷题”所选试题,除了针对每一专项内“考点精讲”所涉及的相关内容,还会涉及该专项其他可能会考查到的知识点,尽可能地增加考题的覆盖面,以帮助考生吸收与理解更多的考点。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5事业单位考试易错易混题集纠错练习1000题》严格依据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编写,共分为上、下两册。
上册为公共基础知识,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史、科技与生活、管理、公文、地理和其他(事业单位概况、社会保障基础知识和公民道德建设)。
下册为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与写作,涉及数学运算、选词填空、阅读理解、语句表达、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资料分析、数字推理、材料分析、公文写作、材料作文等题型。
本书采取章—专项的体例设置,每个专项按照“考点精讲”—“例题点拨”—“专项练习”的顺序编排,在总结易错易混考点、点拨出题“陷阱”的基础上,通过1000余道习题进行巩固提升,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

目录

目录
公共基础知识
**章政治知识
专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专项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专项三毛泽东思想
专项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
专项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
专项六新时代党务知识
第二章经济知识
专项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专项二微观经济
专项三宏观经济
专项四国际经济
第三章法律知识
专项一法理学
专项二宪法及其相关法
专项三民法
专项四知识产权法
专项五刑法
专项六行政法
专项七诉讼法
专项八其他法
第四章文史知识
专项一中国人文知识
专项二世界人文知识
专项三中国历史知识
专项四世界历史知识
第五章科技与生活知识
专项一科技知识
专项二生活知识
第六章管理知识
专项一管理学基础知识
专项二行政管理基础知识
专项三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第七章公文知识
专项一公文基础知识
专项二公文文种介绍
第八章地理知识
专项一自然地理
专项二中国地理
专项三世界地理
第九章其他知识
专项一事业单位概况
专项二社会保障基础知识
专项三公民道德建设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纠错练习1000题**章政治知识**章政治知识
专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考点纠错精讲
考点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错误率51%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准确理解两者的区别是掌握这一考点的关键。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主要区别如下:
1基本含义不同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意识何者是**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唯物主义哲学承认物质**性、意识第二性,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
唯心主义哲学主张意识**性、物质第二性,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
2基本形态不同
唯物主义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典型例题(多选)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A心外无物B存在即被感知
C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D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答案】AB。
中公点拨:本题的干扰项是C项,C项中人内心的忧惧(主观精神)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内容,但C项整体要表达的其实是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纠错练习1000题**章政治知识**章政治知识
专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考点纠错精讲
考点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错误率51%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准确理解两者的区别是掌握这一考点的关键。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主要区别如下:
1基本含义不同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意识何者是**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唯物主义哲学承认物质**性、意识第二性,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
唯心主义哲学主张意识**性、物质第二性,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
2基本形态不同
唯物主义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典型例题(多选)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A心外无物B存在即被感知
C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D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答案】AB。
中公点拨:本题的干扰项是C项,C项中人内心的忧惧(主观精神)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内容,但C项整体要表达的其实是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具体解析:A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心外无物”为心学思想,意为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需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B项属于。“存在即被感知”意味着外部世界不过是自己的感觉罢了,把感觉认为是一切事物产生的基础,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C项不属于。C项追本溯源地找到了人见鬼的生理原因,即是人身体得病,心中忧惧难解,*终导致脑中生出鬼神等被扭曲了的映象。该观点摆脱了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坚持了物质(生理机能)决定意识(鬼)。
D项不属于。D项是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的著名论断,属于唯物主义。
故本题选AB。
考点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错误率48%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正确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含义及其关系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础。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这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成语都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典型例题(单选)2024年,商务部等12部门办公厅(室)印发通知,推广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经验。首批试点地区按照“两年试点、三年推广”的部署要求,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①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②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
③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互相转化
④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B。
中公点拨:作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矛盾的共性与个性之间的辩证关系。④为本题的干扰项,矛盾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但二者均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具体解析:矛盾的共性即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个性即矛盾的特殊性。
①当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试点”体现的是矛盾的个性,“推广”体现的是矛盾的共性。试点经验能够推广,就是由于个性之中包含共性。
②不选。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但并不一定“优于共性”。
③当选。矛盾的个性和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因此能够将试点经验转为普遍经验进行推广。
④不选。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而不是矛盾的个性。
故本题选B。
考点3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错误率54%
事业单位考试中常结合具体的事物或现象考查其属于主次矛盾还是矛盾的主次方面,考生务必对这一考点进行对比记忆,避免混淆。
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含义及区别如下表所示:矛盾含义区别主要矛盾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起次要作用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每一对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每一对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是两个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处于同一个矛盾中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典型例题(单选)“直播带货”可以帮助消费者提升消费体验,为许多质量有保证、服务有保障的产品打开销路,我们应支持其发展。但“直播带货”的“翻车”事故也时有发生,如虚假宣传、商品质量没保障等问题。上述对“直播带货”的认识,主要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D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答案】A。
中公点拨:本题的作答难点在于判断对“直播带货”的认识体现的是主次矛盾还是矛盾的主次方面。
具体解析:A项当选。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要求我们看问题时要善于抓主流。“直播带货”能帮助消费者提升消费体验,也能为好产品打开销路,这是主流,因而要支持其发展。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但解决不好会影响主要方面,因而也不能忽视“直播带货”中出现的问题。
B、C、D三项不选。题干内容反映的是一个矛盾(“直播带货”)的两个方面(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没有体现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量变与质变、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故本题选A。
考点4实践与认识错误率47%
事业单位考试对实践和认识的考查,以认识的本质和实践与认识的相互作用为主。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实践与认识的相互作用体现在: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对人的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人的实践有消极的阻碍作用。典型例题(单选)干事创业要勤勉尽责,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不能简单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不能纸上谈兵、光说不练。这是由于()。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答案】D。
中公点拨:“会议”“文件”属于真理,题干强调要“练”,因此C项具有一定的干扰性。实际上,题干强调的是会议、文件*终是为了干事创业,体现的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具体解析:“不能简单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不能纸上谈兵、光说不练。”这是由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D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说法均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考点5诗词中蕴含的哲学原理错误率63%
事业单位考试中,常结合诗词综合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考生在理解诗词含义的基础上,分析其中蕴含的哲理,并做到举一反三。考查频率较高的诗词及其蕴含的哲学原理如下表所示:诗词哲学原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关系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矛盾具有特殊性
典型例题(单选)“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寒松。”顾恺之的这首诗简练地点出了四季的不同特性。下列语句中蕴含的哲理与之相符的是()。
A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B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答案】D。
中公点拨:本题是一道典型的结合诗词考查哲学原理的试题,作答难点在于理解题干诗句、选项语句所体现的哲学原理。
具体解析:顾恺之的诗体现的是矛盾具有特殊性。“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体现的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会受到主观认识的影响。“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体现的是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思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的是任何事物都是与周围事物相联系的哲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的是矛盾具有特殊性。故本题选D。
专项纠错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这体现了()。
A要坚持“重点论”,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
B要坚持“两点论”,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且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
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D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2下列俗语同时包含“规律的客观性”“矛盾的特殊性”“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的是()。
A日有所思,夜有所梦B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