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图学原理(第二版)

包邮地图学原理(第二版)

¥52.8 (7.7折) ?
1星价 ¥52.8
2星价¥52.8 定价¥6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6941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12
  • 出版时间:2023-11-01
  • 条形码:9787030769411 ; 978-7-03-076941-1

内容简介

在《地图学原理》的基础上,按照提升前沿性、理论性、技术性和实用性的思路,修改完善了地图学理论、地图制作、地图使用的技术和方法。本书主要内容涵盖:引论、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符号系统和制图综合,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地图设计与制作,现代地图制图技术以及地图分析与应用等。

目录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章 引论 1 **节 地图 1 一、地图的定义和基本特性 1 二、地图的分类 4 三、地图的构成要素 5 四、地图的功能和用途 7 第二节 地图学 11 一、地图学的概念 11 二、地图学的研究内容与分支学科 11 三、地图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12 第三节 地图制作方法简介 13 一、传统实测成图法 13 二、传统编绘成图法 14 三、遥感制图法 15 四、计算机地图制图法 15 第四节 地图学发展简史及地图学进展 17 一、原始地图 17 二、古代地图 18 三、近代地图 21 四、现代地图学进展 22 复习思考题 25 参考文献 25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27 **节 地图的空间基准 27 一、地球椭球体 27 二、大地控制 29 三、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35 第二节 地图投影的基础知识 37 一、地图投影的概念 37 二、地图投影的基本方法 38 三、地图投影的变形 38 四、地图投影的分类 44 第三节 常用地图投影 48 一、世界地图常用投影 48 二、半球地图常用投影 53 三、分洲、分国地图常用投影 54 四、高斯-克吕格投影 57 五、等角圆锥投影 62 第四节 地图投影的判别和选择 64 一、地图投影的判别 64 二、地图投影的选择 65 三、我国编制地图常用的地图投影 66 第五节 地图投影的生成和转换 67 一、地图投影的转换方法 67 二、地图投影的生成与转换方法 70 第六节 地图比例尺 73 一、地图比例尺的概念 73 二、地图比例尺的形式 74 三、地图比例尺的作用 75 第七节 地图定向 76 一、地形图定向 76 二、普通地图定向 78 复习思考题 79 参考文献 79 第三章 地图语言:地图符号系统 80 **节 地图符号概述 80 一、地图符号的概念 80 二、地图符号的特征 80 三、地图符号的分类 81 四、地图符号的量表 82 第二节 地图符号视觉变量及其视觉感受效果 83 一、地图符号视觉变量 83 二、视觉变量的视觉感受效果 87 第三节 地图符号的设计 89 一、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原则 89 二、影响地图符号设计的因素 91 三、点、线、面状符号的设计 94 第四节 地图色彩 100 一、色彩概述 100 二、色彩的表示与感觉 103 三、地图符号的色彩设计 105 第五节 地图注记 107 一、地图注记的功能 107 二、地图注记的类型 107 三、地图注记的要素 107 四、地图注记的配置 109 复习思考题 109 参考文献 109 第四章 制图综合 111 **节 制图综合概述 111 一、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 111 二、制图综合的原则 112 第二节 影响制图综合的因素 113 一、地图用途 113 二、地图比例尺 114 三、制图区域的地理特点 115 四、图解限制 115 五、制图资料 116 六、制图者 116 第三节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116 一、地图内容的选取 116 二、制图物体的形状概括 122 三、数量特征和质量特征的概括 123 第四节 图形*小尺寸与地图载负量 124 一、图形*小尺寸 124 二、地图载负量 126 第五节 制图综合与地图精度的关系 129 一、制图综合中各要素空间关系的处理 129 二、制图综合对地图精度的影响 130 第六节 制图综合自动化 131 一、计算机制图综合的发展轨迹 131 二、计算机制图综合的原理 132 三、计算机自动概括专家系统介绍 135 复习思考题 136 参考文献 136 第五章 普通地图 138 **节 普通地图概述 138 一、普通地图的定义与类型 138 二、普通地图的内容与特征 139 三、普通地图的用途 139 第二节 自然地理要素的表示 140 一、海洋 140 二、大陆水系 141 三、地貌 143 四、土质、植被 149 第三节 社会经济要素的表示 150 一、居民地 150 二、交通线 152 三、境界线 154 四、*立地物 155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156 一、地图的分幅 156 二、地图编号 157 三、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157 第五节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164 一、概况 164 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地图数据库产品 165 复习思考题 166 参考文献 166 第六章 专题地图 167 **节 专题地图概述 167 一、专题地图定义与基本特征 167 二、专题地图的基本类型 167 三、专题地图的构成要素 168 第二节 专题地图的基本表示方法 170 一、点状要素的表示方法:定点符号法 170 二、线状要素的表示方法:线状符号法 173 三、面状要素的表示方法 174 第三节 专题地图的其他表示方法 182 一、移动要素的表示方法——动线法 182 二、内部结构的表示方法——三角形图表法 184 三、金字塔图表法 185 第四节 专题地图表示方法的比较和配合 186 一、表示方法和专题要素特征的关系 186 二、表示方法的配合 186 三、表示方法的比较 187 第五节 地图集 189 一、地图集的定义和特点 189 二、地图集的基本类型 190 三、电子地图集 191 复习思考题 192 参考文献 192 第七章 地图设计与制作 194 **节 地图编制的一般过程 194 一、地图设计 194 二、原图编绘 197 三、制印准备 198 四、地图印刷 199 第二节 普通地图设计 199 一、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设计 199 二、普通地理图的设计 199 第三节 专题地图设计 200 一、专题地图设计的一般过程 200 二、专题地图的资料类型及处理方法 201 三、专题地图的地理基础 202 四、专题地图内容的设计 202 第四节 地图的制版印刷 204 一、对印刷原图及分色参考样图的要求 205 二、地图制印工艺设计 206 三、地图制版 207 四、地图印刷 209 五、印后加工 210 复习思考题 211 参考文献 211 第八章 现代地图制图技术 212 **节 数字地图制图概述 212 一、数字地图制图的产生和发展 212 二、数字地图制图原理 214 三、数字地图制图基本过程 214 四、数字地图的分类 215 五、数字地图制图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216 第二节 数字地图数据库 217 一、数字地图数据结构 217 二、数字地图制图主要数据源 219 三、数字地图数据库 223 第三节 数字地图制图 225 一、编辑准备 226 二、数据获取 227 三、数据处理和编辑 228 四、图形输出 230 第四节 地理信息系统制图 231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231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233 三、地理信息系统制图概述 234 四、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地图学的关系 237 第五节 遥感影像制图 238 一、遥感原理与图像获取 238 二、遥感影像地图的特点和种类 239 三、遥感影像地图制作 241 第六节 电子地图系统 246 一、电子地图的概念及其特点 246 二、电子地图的组成及其结构 248 三、电子地图设计 251 第七节 数字地图新类型 254 一、网络地图 254 二、导航地图 256 三、全息位置地图 258 四、时空大数据地图 260 复习思考题 261 参考文献 261 第九章 地图分析与应用 263 **节 地图分析概述 263 一、地图分析的概念 263 二、地图分析的作用 264 三、地图模型的特性 265 第二节 传统地图分析方法 266 一、目视分析法 266 二、量算分析法 267 三、图解分析法 275 第三节 数字地图分析方法 276 一、空间统计分析 276 二、地理要素时空变化分析 279 三、地理要素的多要素回归分析及预测预报 280 第四节 地图应用 283 一、地形图的阅读 283 二、地形图野外应用 284 三、数字地图应用 298 复习思考题 299 参考文献 300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