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购:伶史外四种+伶人漫忆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团购:伶史外四种+伶人漫忆

1星价 ¥113.4 (9.0折)
2星价¥113.4 定价¥126.0
商品评论(13条)
ztw***(三星用户)

民国期间戏曲文献四种

民国期间戏曲文献四种

2025-04-13 14:23:51
0 0
kou***(三星用户)

包装质量好

在中图买书,包装一直很给力。舍得用好的纸盒子打包,这点就很得我心了。

2025-04-08 15:05:31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12341173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暂无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暂无
  • 条形码:9781234117320

本书特色

32开精装,北京出版社出版
《伶史·外四种》:集名伶评传、故事典故、风物人情于一炉的知识性、艺术性普及读本
《伶人漫忆》:黄裳讲述挚友梅兰芳、盖叫天、周信芳等一代名角的艺术创作和生活逸事
穆儒丐,中国现代史上早期白话小说家之一,享誉一时的剧评家,著有大量小说、随笔、戏曲评论和作品
张次溪,著名史学家、方志学家,北京民俗界有“京华掌故首金张”一说,即谈到老北京的掌故文化首推“金张”二位先生,金为金受申,张为张次溪
黄裳,著名散文家、高级记者。学识渊博,文化底蕴深厚,笔触细腻,尤擅散文,晚年更以藏书、评书、品书著称于文坛

《伶史·外四种》穆儒丐、张次溪/编撰
本书收入了穆儒丐所著的《伶史》及张次溪编撰的《燕都名伶传》《北京梨园掌故长编》《异伶传》《菊部丛谈》。这五部书,皆是晚清民国时期关于梨园、关于伶人艺事的著作,向来征引较多,也是谈论、叙述及建构近代戏曲史的基本文献。穆儒丐经历曲折,张次溪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方志学家,一生著述等身。这些内容涉及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为研究老北京民俗文化提供了丰富资料。
穆儒丐是民国时期著名剧评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沈阳是家喻户晓的名人,对东北现代文学产生过不可低估的影响,亦有研究者认为他是*位现代长篇小说的作者。其学术地位在文学史上评价不一。他的《伶史》为戏曲研究著作,仿《史记》形式,分“本纪”“世家”,叙述民国时期著名伶人的家世及历史。“本纪”列有程长庚、孙菊仙、何桂山、金秀山、谭鑫培、郭宝臣、侯俊山、刘鸿升、黄润甫、德珺如、陈德霖、龚云甫共十二人;“世家”列有梅巧玲、俞润仙、余三胜、杨月楼、杨桂云、余玉琴、王攀桂、田际云、汪桂芬、朱文英、阎金福、罗巧福、张云亭、陆长林、李寿峰、陆玉凤、叶忠定、姚增禄、刘永春、许荫棠共二十人。在《凡例》中,穆儒丐云:“本书以传记体叙述近代名伶之事迹言行,尤择其有关政治风俗者,而特著之。”
《燕都名伶传》为张次溪的著作,列有程长庚、杨隆寿、刘赶三、谭鑫培、时小福、汪桂芬、孙菊仙、陈德霖、时慧宝、王长林、汪笑侬、程砚秋、荀慧生共十三位伶人传记。
《北京梨园掌故长编》,张次溪辑,摘录清朝政府禁戏条令十二条,笔记所载戏曲琐闻十四则。该作搜集整理的戏曲史料类别*为丰富,既搜集整理了《钦定大清会典事例》《钦定台规》中相关戏曲的条文律令,也有从《花间笑语》等野史笔记中摘录伶人轶事,使清末民初之京剧往事得以重现目前。《异伶传》以程长庚、谭鑫培等伶人为线索贯穿起作者心目中可称为“异才”的几位伶人小传。
《异伶传》,陈剑潭撰,张次溪辑。约作于宣统年间。述名伶程长庚、谭鑫培轶事,并涉简三、汪桂芬、杨月楼和王玉峰。此书将国事与伶事相交织,实则用以抒发感怀。
《菊部丛谭》,罗瘿庵(罗瘿公)撰,张次溪辑,记有谭鑫培、陈德霖、余叔岩、杨小楼、王惠芳、王瑶卿、贾碧云、王凤卿、龚云甫、阎岚秋、王楞仙、侯俊山、田桂凤、金秀山、黄润甫、余菊笙、余玉琴、刘赶三、姜妙香等名伶的逸闻。
《燕都名伶传》《菊部丛谈》都是带有强烈个人感情的笔记野史整理,其中有可欣喜处,亦有可感叹处,*可观者是生动具体的细节描述。张次溪亲历皮黄盛世,对京剧的发展历程、名家轶事、流派剧目、舞台艺术等文化艺术有深入、生动、独到的分析,其所编撰的文集具极高文献史料价值。

《伶人漫忆》黄裳/著
梅兰芳、盖叫天、周信芳的挚友黄裳,深情回忆一代名角的艺术创作和生活逸事。
本书收录了黄裳回忆梅兰芳、盖叫天和周信芳三人的文章,精彩呈现了三人在戏剧领域的艺术成就,生动记叙了名角们的生活轶事,并在叙述中融入了作者深挚的感情。另有一篇回忆许姬传和两篇回忆俞振飞的文章也十分精彩。黄裳是开中国戏曲艺术家传记文学先河之人(曾为梅兰芳写过中国*部戏曲艺术家传记),他的笔触细腻,文化底蕴深厚,兼有散文的诗意,颇具阅读价值。

内容简介

9787200127096 伶史 外四种
9787200126228 伶人漫忆

节选













作者简介

穆儒丐(1884-1961),中国现代史上早期白话小说家之一,享誉一时的剧评家,原名穆都哩,后更名穆笃哩。穆都哩在满语中的意思是“辰”,所以也称为穆辰公,号穆六田,晚年取汉名宁裕之。1905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1911年回国先后从事秘书、教师、报纸编辑等职业。1953年被聘为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大量小说、随笔、戏曲评论和作品,但因其特殊的经历,曾为日本侵略者办《盛京时报》,被后人所忽略。其作品《伶史》、《福昭创业记》、《北京》、《梅兰芳》等渐被关注并得以挖掘。

张次溪(1909-1968),著名史学家、方志学家。名涵锐、仲锐,字次溪,号江裁,别署肇演、燕归来主人、张大都、张四都,东莞篁村水围坊人。少时随父母在京生活。1923年考入世界语专门学校,不久入孔教大学,获文学士学位。曾先后应聘为《丙寅杂志》编辑、北京《民国日报》副刊编辑。1928年冬赴天津,任职河北高等法院兼《民报》编辑。1929年,章太炎等组织国学会,张被举为理事。

黄裳,当代散文家。1919年生,山东益都人。原名容鼎昌。曾做过记者、编辑、编剧。20世纪40年代开始散文创作,并熟于版本目录学。他是一位学识渊博又很富有情趣的人,在戏剧、新闻、出版领域均有建树,与梅兰芳、盖叫天、巴金、吴晗等文化名人相交甚笃。结集有《锦帆集》《关于美国兵》《旧戏新谈》《过去的足迹》《榆下说书》《银鱼集》《翠墨集》《清代版刻一隅》等,辑有《黄裳文集》六卷,译有《猎人日记》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