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信息保护法

包邮个人信息保护法

¥58.6 (7.3折) ?
1星价 ¥58.6
2星价¥58.6 定价¥8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13298881
  • 装帧:无线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0
  • 出版时间:2024-01-01
  • 条形码:9787313298881 ; 978-7-313-29888-1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总分总的逻辑结构,先对个人信息及其保护作了整体性的概览(第1章),然后就个人信息权益界限从权利视角和义务视角分别展开讨论(第2章-第10章),*后就个人信息保护方式及相关问题予以探讨(第11章)。本书第1章在介绍相关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关系和若干基本原理,同时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变迁作了考察。本书以个人信息权益客体为切入点展开个人信息权益的讨论(第2章),在确认个人信息权益客体之后,径直探讨了个人信息的权益属性(第3章)、个人信息权益的配置形态(第4章)、个人在个人信息权益既定配置形态下的具体权利内容(第5章)以及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第6章)。本书也系统探讨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本原则(第7章)、个人信息处理的一般规则(第8章),并针对个人信息的特殊类型(第9章)以及个人信息的特殊处理场景(第10章),分析了处理个人信息的特殊规则。在确认个人信息权益界限之后,本书探讨了个人信息权益的民事救济(第11章)。本书的撰写逻辑十分清晰,能够涵盖《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核心内容,有助于学生更为体系化地掌握个人信息保护的基础知识与核心法理。

目录

**章 个人信息保护法概述 **节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基本概念 一、个人信息 二、个人(信息主体) 三、个人信息处理者 四、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第二节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关系 一、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关系概述 二、信息主体与信息处理者之间的法律关系 三、信息处理者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三节 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理 一、个人信息保护的前提性命题 二、个人信息基本范畴的复合性 三、个人信息法律救济的协同性 第四节 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变迁 一、欧美个人信息保护的发展历程 二、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沿革 第五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个人信息权的客体 **节 个人信息与其他客体的区分 一、个人信息与传统人格利益的区分 二、个人信息与数据的区分 三、个人信息与智力成果的区分 第二节 个人信息的本质特征:算法识别性 一、识别方式从自然识别到算法识别 二、评价方式从自然评价到算法评价 ……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彭诚信,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民商法学科带头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数据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保护与数据权利体系研究”。《民法典与日常生活》入选2020年度“中国好书”,主编“人工智能”法学译丛五辑(共15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