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计师身份特征的经济影响研究

审计师身份特征的经济影响研究

1星价 ¥54.7 (6.2折)
2星价¥54.7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69469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80
  • 出版时间:2023-11-01
  • 条形码:9787509694695 ; 978-7-5096-9469-5

内容简介

审计师为社会经济活动各类主体提供鉴证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为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提供着重要支撑,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着重要保障。当前,审计师身份特征及其变化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研究审计师身份特征是否以及如何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书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不接近契约理论,分析了审计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审计契约的不接近性问题,进而提出了声誉昭示假说。在该假说下,审计师社会身份昭示着审计师的声誉,代表着社会对其独立性和审计质量的认同。而从不接近市场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出发,本书对审计师身份特征提出了接近相反的机会主义假说。为此,本书紧密围绕身份特征对审计行为和审计功能的影响,主要讨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1)审计师的身份特征所体现的是一种声誉价值还是诱发机会主义行为(2)审计师身份特征将如何影响两类代理问题(3)审计师身份特征将如何影响IPO定价。

目录

1 绪论
1.1 审计师身份特征研究的宏观背景
1.2 审计师身份特征研究的重要性
1.3 审计师身份特征的研究设计与框架构建
1.4 审计师身份特征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创新
2 审计师身份特征的制度背景
2.1 审计市场制度安排演进
2.2 会计师事务所的历史沿革
2.3 本章小结
3 审计师身份特征的理论基础
3.1 审计市场中的信号传递理论
3.2 审计市场中的社会资本理论
3.3 审计市场中的机会主义理论
4 审计师身份特征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回顾
4.1 身份特征的经济后果研究回顾
4.2 审计机制与身份特征研究回顾
4.3 文献评析
4.4 本章小结
5 审计师身份特征的作用机理分析
5.1 审计师身份特征的机会主义路径
5.2 审计师身份特征的声誉路径
6 审计师身份特征与审计收费的实证研究
6.1 问题的提出
6.2 声誉昭示假说与机会主义假说
6.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4 样本选择与模型设定
6.5 实证检验
6.6 稳健性检验
6.7 本章小结
7 审计师身份特征与IPO抑价的实证研究
7.1 问题的提出
7.2 文献回顾与制度背景
7.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4 样本选择与模型构建
7.5 回归结果与分析
7.6 稳健性回归
7.7 本章小结
8 审计师身份特征与代理问题的实证研究
8.1 问题的提出
8.2 相关研究回顾
8.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8.4 样本选择与模型设计
8.5 实证结果
8.6 本章小结
9 结论、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启示
9.3 研究局限性
9.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瑜,女,西南财经大学管理学(审计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资本市场会计与审计、国家审计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数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会计师事务所一体化促进企业跨区域合作研究”(立项编号:23GLB01621),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审计师特征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立项编号:2015BS031),主持省部级教改课题“重庆智能产业发展背景下大数据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立项编号:193139),参与多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工作,参编MBA/EMBA教材一部。并承担审计学、信息系统审计、智能审计、审计英语、会计英语、会计学(全英)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入选第二批审计署联合国审计人才库,并多次赴境外执行联合国审计任务;担任国家卫健委预算绩效评价专家、青海省省级预算绩效评价专家、重庆市审计学会学术委员、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等社会职务。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