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构变迁与政策调适:20世纪40年代粮食问题研究(全2册)

包邮机构变迁与政策调适:20世纪40年代粮食问题研究(全2册)

¥140.6 (7.1折) ?
1星价 ¥140.6
2星价¥140.6 定价¥1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829401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888
  • 出版时间:2024-01-01
  • 条形码:9787522829401 ; 978-7-5228-2940-1

内容简介

本书以20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的粮食机构与粮食政策为研究对象,主要对粮食部及其制定、推行的粮政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综合考察粮食部成立发展、人员变迁、粮政实施、绩效考核、互动博弈、客观作用和影响等。本书指出,全面抗战时期创设的粮食部及其实行的粮政制度与绩效管理,对抗战起到了积极作用,适应了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下救亡图存这一时代主题,然而战后颁行的粮政则转变成支持内战的工具,粮政失当、承诺失信、制度失灵、用人失察,导致军事失势、社会失序、政治失衡、政权失位。

目录

绪论 机构篇 **章 全国粮食管理局 **节 全国粮管局的成立 第二节 全国粮管局机构与人员 第三节 全国粮管局的管理措施与面临的困境 小结 第二章 粮食部的成立及战时主要机构及其人员 **节 粮食部的成立 第二节 战时体制构建及主要行政机构与人员 第三节 主要业务机构及其演变 第四节 人员考绩与奖惩 小结 第三章 战后粮食部的机构变迁与人员变动 节 田赋政策调整与粮食危机再现 第二节 粮食部机构变迁 第三节 战后三任粮食部部长 第四节 粮食部的裁撤 小结 粮政篇 第四章 战时粮食管理及其成效分析(一) 节 战时粮政宣传与粮情调查 第二节 战时粮食仓储、运输、加工 第三节 战时四川军粮征集、仓储、运输与拨交 第四节 “团、宪、队”与战时粮政 小结 第五章 战时粮食管理及其成效分析(二) 节 粮食统制与动员——以重庆机制面粉行业为中心 第二节 战时献粮运动 第三节 福建省禁酿问题 第四节 中央与地方的博弈——云南征借政策的透视 小结 第六章 战后都市民食配售——以南京为中心 节 配售政策 的背景与艰难起步 第二节 、第二期配售工作 第三节 配售中的弊端治理与配售工作的结束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荣华,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南京大学,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兼任浙江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曾任编辑,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国粮政通史”(2023),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民政府粮食部研究”(2019)、“危机下的融合与发展:抗战时期后方机制面粉工业研究”(2016)、“危机下的转机: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研究”(2010)等,在《近代史研究》《史学月刊》《民国档案》《中国经济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农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国民政府全国粮食管理局研究》(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危机下的融合与发展:抗战时期后方机制面粉工业研究》(商务印书馆,2019,该书荣获浙江省第21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基础理论研究类二等奖)、《危机下的转机: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