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白族伦理道德及村落妇女文化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4824767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16
- 出版时间:暂无
- 条形码:9787548247678 ; 978-7-5482-4767-8
内容简介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是民族文化的命脉。长期以来,白族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白族传统道德文化在日常生活中规范人们的行为,并以家风家训家规的形式约束人们的行动。具体的道德准则体现在人生礼仪、节日文化中的道德要求、商帮贸易中的道德规范、民居建筑中的伦理观念、本主信仰中的伦理思想、碑刻中的乡规民约及村落文化中。本书由白族哲学伦理道德文化、白族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白族文化及妇女生育和教育观念的变迁3篇组成。 白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研究白族历史、文学、教育、文艺的学者很多,有关的书籍也非常多。但从哲学的视角研究白族文化中伦理道德的书籍还不多见。可以说,该书对白族优秀传统伦理道德在白族地区的传承与保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及乡村振兴中伦理道德规范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本书的出版,一是体现出作者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作者以对白族文化的热爱,探索了本民族文化中的伦理道德观念;二是能丰富对白族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的研究;三是从新的视角关注村落、村落中的妇女、村落生态环境;四是在白族地区的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健康产业的发展,对规范人们的行为规范,提升道德水平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书作者为白族,从小受白族文化的熏陶,成长于苍山洱海之滨的白族村落,大学学习哲学,毕业后长期从事民族文化的教育与研究,走遍白族地区的村落进行白族传统文化的调查,以白族文化持有者的身份进入田野,通过口述史、文献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白族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并以村落、民居建筑照壁、节日活动、本主庙、碑刻为载体,发现其传统伦理道德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及规范作用,进而探讨白族伦理道德的内涵及价值。
目录
作者简介
杨国才,云南大理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 特殊津贴专家。云南省第九、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大 会委员,云南省文史馆馆员,昆明市政府参事。中国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少数民族伦理学专委会副会长,云南省民族伦理学会会长,中国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女性与社会性别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学会性别社会学专委会副主任。发表著作《白族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等30多部、论文160余篇。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20.7¥58.0 -
中国通史
¥16.3¥45.0 -
安史之乱
¥24.1¥68.0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西北史地丛书:冯承钧西北史地论集
¥25.2¥68.0 -
人类酷刑简史
¥32.5¥59.0 -
万历十五年
¥16.0¥25.0 -
宋朝文人的朋友圈
¥32.5¥59.0 -
显微镜下的大明
¥28.0¥52.0 -
三国史话
¥13.6¥42.0 -
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辛卯侍行记
¥25.2¥68.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22.4¥49.8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10.5¥29.8 -
司马迁和他的历史学
¥8.9¥24.8 -
宋代文学与文献考论
¥58.9¥128.0 -
清史不忍细读
¥20.0¥52.8 -
明朝那些事儿:第陆部日暮西山
¥9.9¥29.8 -
康雍乾盛世中的君臣关系
¥15.3¥39.8 -
日本史话(上下册)
¥14.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