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7301360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39,363页
- 出版时间:2023-11-01
- 条形码:9787573013606 ; 978-7-5730-1360-6
本书特色
1.作者杨天石毕业于北大中文系 2.参与编写1955级北大中文系集体编著**部《中国文学史》 3.师从游国恩、林庚、冯钟芸、吴小如、季镇淮、王瑶、吴组缃、杨晦、吕德申、郑奠、萧雷南、魏建功、王力、高名凯、周祖谟、朱德熙、甘世福、梁东汉等名师。 4.写作多篇文学相关文章 5.作者杨天石后成著名历史学家。
内容简介
本书是文史大家杨天石有关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论文和读书札记,共44篇。本书包括了作者从北大中文系开始至今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成果,有对名著、诗歌、散文等多种研究,并对“近代诗歌”**次做了完整、系统的叙述,对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代文化名人也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和见解,是作者一生研究中国文学的精华论选,也是文学研究者不可回避的重要文学论著。
目录
相关资料
杨天石同志对国民党和中华民国史研究的贡献是值得重视的。正是他的潜心研究,把人们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尽管人们对某些问题仍然存在争议或有不同意见,但这也有助于人们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这对推进国民党和中华民国史这门比较年轻的学科的研究,都是有益的。 ——金冲及 近代史专家,曾任中国史学会会长 天石先生绝不是以堆砌史料为能事的史学家,他的史中有思想,有精神,有现实关切。清儒所说的学问构成的三要素,在天石那里,义理、考据、辞章是融合在一起的,从不曾将考据和义理划然而二分。 ——刘梦溪 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 主编 杨先生初习中国文学,继而研究中国哲学,终而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前后跨越文、哲、史三个学科,都卓然成家。他可以说,是专才,又是很难得的少有的通才。 ——王奇生 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
作者简介
杨天石,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生院教授。长期研究中国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见字如面
¥23.4¥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2.8¥28.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17.0¥2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4.3¥6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到山中去
¥9.1¥30.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6.2¥46.0 -
瓦尔登湖
¥11.1¥39.0 -
西南联大古文课
¥16.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