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探索历程 第二卷 开局与奠基

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探索历程 第二卷 开局与奠基

1星价 ¥47.6 (7.0折)
2星价¥47.6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23996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63
  • 出版时间:2024-01-01
  • 条形码:9787576239966 ; 978-7-5762-3996-6

本书特色

聚集中国式现代化,选题重大,对于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视角独特,具有创新性,目前同类著作中从经济史视角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尚不多见。 从经济史视角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基础意义和实证意义,说服力强,体现了唯物史观和大历史观。 积五年之功打磨而成,史料扎实,史论结合,论证有力,主题鲜明。 作者阵容强大,主编权威。主编王立胜研究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领域权威专家,作者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

内容简介

全套书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高度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探索历程,阐释这些经济探索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内在机理和实践逻辑,在回望经济探索历程中展现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以民族复兴为目标,坚持两个结合、走自己的路,探索出自己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展现经济探索历程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之间辩证互动的历史脉络;揭示经济探索历程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贡献,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专享正确道路”,力图在践行“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方面作出有益尝试。

目录

总论 导论 **章 奠定基石: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 **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和探索 第三节 选择计划经济体制 第四节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目标的探索 小结 第二章 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工业化战略的初步选择 节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选择 第二节 工业化建设资金的筹集 第三节 重工业发展与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建立 小结 第三章 国营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奠定计划经济基础 节 国营企业的建立 第二节 国营企业领导体制的演变 第三节 20世纪60年代的托拉斯改革 小结 第四章 农业制度安排:重工业发展的重要积累来源 节 土地改革 第二节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节 人民公社体制下的“三农”发展 第四节 城镇化的有计划推进 小结 第五章 统筹 外资源:中国贸易发展道路 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四面八方”经济政策 第二节 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节 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 小结 第六章 科学技术取得新成就: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器 节 科学技术事业除旧布新 第二节 中国科技规划的制订与实施 第三节 三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 小结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与国防建设兼顾 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力支持东北经济建设 第二节 探索处理沿海与内地关系 第三节 全国范围经济协作区的设立 第四节 安达特区的设立与三线建设 第五节 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加快发展 小结 第八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经济发展经验研究 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经济发展成就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经济工作评价 小结 结语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姜长青,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新中国财政经济史,先后在《中共党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经济纵横》等刊物杂志上发表学术文章2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