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澎湖湾的荷兰船——十七世纪荷兰人怎么来到台湾

- ISBN:9787522524221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24
- 出版时间:2024-01-01
- 条形码:9787522524221 ; 978-7-5225-2422-1
本书特色
荷兰文很难懂,古代的文言文也很难懂。 十七世纪初荷兰人两度占据澎湖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也还是很难懂。 幸运的是杨渡写了这本书,以清楚的逻辑和流利的文笔,述说了这一段与台湾四百多年来的发展纠缠不休的故事,带进了海洋史与全球化的概念,扩大了你我的视野。
内容简介
澎湖是东亚海域的航海指标,无论是该区域的南北向航行(台湾东部航线除外)或者是东西向航行,大部分的航线皆以澎湖为中继站,或是航海的导航地点,犹如非洲的好望角或是毛里求斯。正因如此,元朝之后,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开始在澎湖设置据点观察海上变化。几百年后的荷兰人来到了澎湖,想以澎湖为据点,作为贸易站、军事防御地点。 本书以十七世纪的澎湖为背景,论述了十七世纪初荷兰人两度占据澎湖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作者爬梳浩瀚史料,以贴近当代人的写作技巧重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提供了一个摆脱欧洲大航海论述的十七世纪东亚史观,也翻转中心与边陲的偏见,借由史实的考证,让东亚的主体性得以浮现,让人重新看到台湾的价值。
目录
相关资料
这本《澎湖湾的荷兰船——十七世纪荷兰人怎么来到台湾》是杨渡先生继《在台湾看见历史》《有温度的台湾史》和《1624,颜思齐与大航海时代》之后的台湾史巨作,阐明澎湖自古就是攻台成功的关键地位。 杨渡先生的历史论述实事求是,能公正地说出当时的实情,揭露荷兰殖民者劫掠福建、广东沿海的残酷行径,如捕抓人民卖到巴达维亚当奴隶,甚至抓了太多就“干脆丢下海去喂鱼”。他一方面检讨明朝中央政府缺乏面向海洋时代的世界观,是明朝落后的原因;一方面,他也赞扬具远见卓识的官员,如胡宗宪、周起元、张燮等,知道地方上海商实际情况,了解世界局势,不断提出对策,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他们面对欧洲国家一点也不自卑,反而很好奇地跟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地理、几何学。 杨渡先生虽非专业史家,但他搜集和解析中外历史文献不输专业行家,尤其能摆脱台湾主流史学界追随“欧洲人所养成的优越感与亚洲人的自卑感”的治史立场,公正对待历史,更胜于时下为殖民史观所陷的台湾主流史家多多。 ——徐泓 暨南国际大学荣誉教授 厦门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 杨渡的历史叙事总是带给读者一种时间与空间、宏观与微观交织的视野。这本书不仅说着澎湖列岛的海洋故事,也牵动着台湾、荷兰东印度公司及东亚、东南亚各地,既是地域史,也是东亚史及全球史。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摆脱欧洲大航海论述的十七世纪东亚史观,也翻转中心与边陲的偏见,借由史实的考证,让东亚的主体性得以浮现,也重新看到台湾的价值。这是全球地域学的历史回顾,也是二十一世纪台湾再出发的契机。 ——江柏炜 台湾师范大学东亚学系教授 兼国际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作者简介
杨渡,诗人,作家。出生于台中农村家庭,写过诗、散文,编过杂志,曾任台湾《中国时报》副总主笔、《中时晚报》总主笔、台湾辅仁大学兼任讲师、台湾中华文化总会秘书长。著有诗集《南方》、散文集《三两个朋友》、长篇纪实文学《水田里的妈妈》等。
-
中国近代史
¥15.5¥39.8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5.7¥4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2.5¥3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8.1¥49.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10.3¥25.0 -
安史之乱
¥24.1¥68.0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9.0¥25.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7.9¥49.8 -
1688年的全球史
¥28.3¥78.0 -
宋朝文人的朋友圈
¥21.1¥59.0 -
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发现之旅.历史卷
¥13.3¥35.0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大家小书-笔祸史谈丛
¥9.0¥18.0 -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
¥28.4¥49.8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
¥12.2¥32.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11.9¥35.0 -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精装插图版)
¥39.2¥78.0 -
历史的沸点-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第二卷
¥19.2¥48.0